经济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

经济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

1.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

(1)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参考书目及真题分析

一、参考书目

近几年,厦门大学均未提供参考书目,根据往年参考书目和考上研究生的学员推荐,“806宏微观经济学”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为:

1.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真题分析

通过研究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可以发现,该考试科目试卷呈现如下特征:

1.历年考题跟其他高校考题相似度很高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历年考题跟其他高校历年考题相似度很高,甚至有部分重题。因此,考生强化、冲刺阶段应多做考题,包括其他院校历年考题,强烈推荐看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等教辅图书。

2.考题难度适中,考题重复率非常高

相对于同等高校,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卷考题难度适中,甚至稍微偏容易。但是,考虑到厦门大学对于公共课、总分要求很高,竞争非常激烈,专业课一定要取得高分。另外,考题重复率非常高,很多考题是之前年份考题(原题或相似的),因此建议考生一定要认真研究历年考研真题,熟练掌握作答技巧。

3.题量非常大

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卷题量非常大。从考试情况看,很多考生反映三个小时之类很难保质保量做完整套试卷。因此,建议考生平时复习时,一定要多加练习,提高解题速度。

(2)2014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共16分,每小题4分)

1.边际产量递减

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从理论上讲,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强调的是:在任何一种产品的短期生产中,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出递减的特征。

2.垄断竞争

答:垄断竞争市场是这样一种市场组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具体地说,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在生产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②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③厂商的生产规模比较小,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的存在从总体上说是利大于弊,现实中垄断竞争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如轻工业品市场等。

3.三级价格歧视

答: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其中,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设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两个市场,其需求分别为D1、D2;边际收益分别为MR1、MR2;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需求价格弹性分别为Ed1、Ed2(均为绝对值)。那么,厂商一定会调整其在两个市场中的销售量,使两个市场中的边际收益相等,否则,该厂商便会将商品运往边际收益较大的市场中销售,以便获得更大利益。在边际收益大的市场上,当产品供给增加时,价格必然下降,因而边际收益也下降,最终使两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因为MR1=P1(1-1/Ed1),MR2=P2(1-1/Ed2),而MR1=MR2,那么P1/P2=(1-1/Ed2)/(1-1/Ed1)。这个表达式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如果Ed1=Ed2,则P1=P2;②如果Ed1>Ed2,则P1<P2;③如果Ed1<Ed2,则P1>P2。

显然,在三级价格歧视情况下,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上价格较高,而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场上价格较低。三级价格歧视的存在必须有以下两个前提:①不同市场中的购买者无法在市场之间转购商品,否则价格高的市场中就不会有买主;②不同市场中的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否则价格完全一样,价格歧视便不存在。

4.科斯定理

答:科斯定理是一种产权理论,由斯蒂格勒根据科斯于20世纪60年代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这篇论文的内容概括而成。其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西方学者认为,明确的财产权及其转让可以使得私人成本(或利益)与社会成本(或利益)趋于一致。以污染问题为例,科斯定理意味着,一旦所需条件均被满足,则污染者的私人边际成本曲线就会趋于上升,直到与边际社会成本曲线完全重合,从而污染者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将下降至社会最优产量水平。

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

二、简答题(共24分,每小题8分)

1.什么是吉芬商品(Giffen good)、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二者有何关系?

答:(1)吉芬商品和低档商品的含义

①吉芬商品

吉芬商品指需求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变化的一类商品,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提出而得名。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即价格越低购买的越少,价格越高反而购买的越多。如图1所示,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消费者最初选择A点,随着商品1价格的下降,消费者选择B点,吉芬商品价格的下降反而导致了对该商品需求的减少。商品1价格下降的效应可以被分解成替代效应F1E和收入效应EF2。吉芬商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图1

完整资料:精勤学习网>>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厦门大学、西安交大等名校)

经济学考研真题(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