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接送病人服务车(北京出院接送车电话)
北京专业接送病人服务车,北京出院接送车电话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宏阳 邓伟
半个多月来,在朝阳区封控区,来自北京新月联合汽车有限公司的一百名“的哥”24小时待命,按照街道社区“派单”,为市民提供产检、透析等非紧急就医出行服务。
目前,全市已组建就医出行保障车队,储备1000辆保障车辆,提供7×24小时非紧急就医出行服务,封控区市民有就医出行需求,可联系所在社区“代叫车”。
保障司机优中选优24小时待命
早上五点半,天还未亮,寒潮已至。的哥谢文离开临时驻地,在寒风中发动出租车去充电。“天冷了,电车掉电快,早上必须保证充满电,这一天保障用车才踏实。”露天停车场没遮没挡,谢文躲在车里都手脚冰凉。
谢文的车上,贴着“北京榜样·京城的哥”的车贴;挡风玻璃前,蓝色通行证上写着“北京市疫情防控交通保障客运车辆”,以及车牌号、所属公司、有效期等信息。在他服务的左家庄地区,5位来自新月公司的的哥组成“爱心车队”,24小时驻守街道,保障居民就医出行。
“11月中旬起,公司对接朝阳区划分的6大片区、22个街乡,首批选派100名司机、100辆车,同时储备用车200辆、驾驶员200名,服务身处封控区、管控区的非急危重症患者就医出行。”新月公司运营总监易鸿权介绍,保障车队的司机优先选择共产党员车队、的士之星及参加过冬奥会保障的优秀驾驶员,同时要求车况良好。
这些“逆行”的首都的哥踊跃“接单”,不惧风险。的哥庞云海的后备厢里,装着一套被褥。 “保障工作有风险,不能把危险带到家里去。实在不行,晚上就睡车里,这点苦我能吃。”不过在了解到司机的情况后,奥运村街道几个小时内就安排了临时住宿点,让司机们没有后顾之忧。
“点对点”保障,一客一消毒
早上6时50分,呼家楼街道保障司机潘靓提前来到指定楼门,等候居民上车。按照二级防护要求,潘师傅穿戴好“四件套”——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手套,同时还要一天一核酸。“现在天冷了,穿得厚实就当保暖了,就是穿脱起来费点劲。”
要接的居民情况有些特殊,是一位怀孕七个多月的孕妇,到301医院做产检。社工帮忙拉开车门,孕妇上车坐稳,潘师傅缓缓发动汽车,认真瞭望路况,避开井盖颠簸,尽量将车开得平稳。“我提前看过路况了,咱们一路走长安街很顺。”了解到孕妇爱人出差,无法在身边照顾,潘师傅还宽慰道,“有困难就提,咱们尽最大能力帮忙。”
顺利抵达医院,潘师傅的订单还没结束,他要原地等待,把就诊居民接回家。按照要求,保障车队执行居住地到医院“点对点”保障,中途不可以经停其它地方。的哥们严格执行,中途不下车。
中午时分,做完产检的孕妇安全上车,抵达住处。五个多小时里,潘师傅始终没下车。为了避免上厕所,他不敢大口喝水,渴了就小口润润嗓子。订单完成,潘师傅又赶紧对车辆进行消杀,对门把手、座椅、安全带等处重点擦拭消毒,随后开窗通风半小时,才能继续接下一单。
就诊居民与司机彼此温暖鼓励
11个月大的婴儿耳朵红肿,立即送往儿研所就诊;一位居民洗澡时不慎摔倒,扭了腰,趴在出租车后座上,被送到最近的医院……夜已深,的哥们仍坚守岗位,奔波在社区内外。
为了准确无误地调派每一辆车,新月公司各分公司经理担当“调度员”,对接街道社区。“前些天订单多时,一天就有50单,我们安排司机三班倒,并适当加派保障车辆。”负责十八里店乡保障车队调派的程革介绍。
每天的运送任务,都有暖心细节,让乘客与司机彼此温暖。谢文在行车日志中有这样的记录:“24日,送67岁的老爷子到协和医院就诊,老人很善谈、乐观,等疫情结束还要继续自驾游,特别感谢政府提供的就医保障”;“23日,接一位身患帕金森综合症的独居老人去就诊,他的儿子在疫情应急保障前线,一个月没回家了。现在正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据新月公司统计,11月14日至11月28日,就医保障车队共出车1625车次,运送2116人。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目前,本市已经组织滴滴出行、首汽约车、新月公司等行业企业储备1000辆保障车辆,组建了市民就医出行保障车队,为封控区内的市民提供7×24小时非紧急就医出行服务。有需求的市民可联系所在社区(村)的工作人员,由社区工作人员为市民代叫车。
北京专业接送病人服务车(北京出院接送车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