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

文学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

·新时代的文艺批评笔谈·

编者的话:文学评论在整体的文学创作发展和文学事业繁荣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自身也在这种摇旗呐喊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变化,文学创作日趋多样化,文学观念走向多元化,新的文艺现象大量涌现,新的文艺形态迅速形成,文学评论面对这种变动不居的文学现状,日益呈现出不相适应的状况。为此,继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的系列论述中一再强调文艺评论的功能与作用之后,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于2021年8月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要求。

为此,本刊特设了“新时代的文艺批评笔谈”专题,约请文学理论批评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如何发挥文学批评的作用、强化文学批评的功能等重要话题,进行集中而深入的探讨。本期约请的三位专家学者,属于学院派文学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出自不同角度的对于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个人性、文学性的见解,都旨在加强批评家的本体建设与文学批评的学理构成,显示出学院派文学批评家的鲜明特征。我们期望,这些讨论和意见,能对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

文学的流变和批评的责任

作者吴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文艺批评个人话语的思想逻辑与审美价值

作者张福贵,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春 130012)。

文学批评与“文学性”的重建

作者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苏州215123)。

·作家聚焦·李铁专辑·

编者的话:在当代小说创作领域,一直默默耕耘的实力派作家李铁,作品不算很多,名气也不是很大,但他却渐渐地开辟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那就是工业题材领域。这一重要的题材领域,作品一直为数寥寥,很多作家书写不了,因为缺少应有的生活积累。李铁有着二十多年的工厂生活经历,这使他写作工业题材有了源泉,有了依托,有了底气。因此,他的小说总带有“铁腥气”,被人们称为“工业题材的守望者”。

本期推出的“李铁评论小辑”,我们约请了三位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于李铁小说创作进行观察和评说,既意在对李铁的小说创作进行深度解读,也意在日渐稀薄的工业题材能引起人们更多的关切。三篇评论,有的推介长篇新作《锦绣》,有的评析其短篇小说成就,有的评说李铁创作的整体特色,相信这些评论对于人们理解李铁的小说写作的成绩与特色,乃至关注工业题材创作的当下状况,都将会有一定的助益。

国有企业情怀的叙事诗——评李铁的长篇小说《锦绣》

摘要:作为一名曾经做过国有企业工人的作家,李铁具有一种国有企业情怀,《锦绣》是他的国有企业情怀与文学情怀相结合的产物。小说通过塑造一名将工匠精神与主人翁精神融为一体的工人张大河,以及他的三个儿子为代表的“工二代”,典型地展现了共和国七十年来国有企业的历史担当和凤凰涅槃,是一部闪耀着现实主义光芒的工业叙事诗。

关键词:国有企业 工匠精神 工业题材审美化

作者贺绍俊,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教授(沈阳110034)。

呈现俗世生活中“生命的眼神”——李铁短篇小说论

摘要:李铁近些年的短篇小说,在文学叙述的精神、人性呈现、文本结构、语言和人物塑造,包括叙事美学方面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他在短篇小说有限的文本叙事空间里,克服自身的局限性,“苦心经营”并且做出精神的“腾挪”。李铁对于短篇小说文体形式的开掘和内在叙事能量的释放,深入拓展了这一文体的想象空间。他竭力寻找那些能够超越个人经验的力量,其踏实而略显寂寞的写作,让文本生发出认知时代、人性和生活的叙事魅力、价值和意义,给当代文学叙述带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关键词:李铁 短篇小说 叙事 人性

作者张学昕,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大连116029)。

现实经验的意义与限度——李铁小说论

摘要:工厂生活的情感与经验塑造了李铁小说的叙事视角,使得作者以历史的、线性的、内部的视角去审视国企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改革中滋生的弊端;通过对工业“技术”的多样描写,构建起工业题材小说的职业伦理和精神内核;在“技术”权威到资本至上的权力轮转中,呈现个体命运与时代更迭的纠缠。另一方面,受制于自身经验及视角的“局限”,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以及改革衍生的新问题时,作者又选择回撤到叙事的“起点”——退回到计划经济时代。这种保守的、闭合的思想路径与文本结构,削弱了现实主义写作的深度与批判性,也压缩了文本的认知高度和精神延伸空间。

关键词:经验 技术 叙事视角 工业题材小说

作者周荣,辽宁大学文学院一级作家(沈阳110032)。

耕耘属于自己的园子 李铁

·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理论与当代社会·

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历史演绎及其中国影响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继承与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文化理论的批判反思精神,秉承美学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在对西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性反思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批判理论。从历史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展现出“从马克思开始”,到“对话马克思”,再到“回到马克思”的演绎过程,以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当代欧美左翼批评理论、“后文化研究”等理论思潮为代表,形成了“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具有强烈的理论批判意识与理论实践精神,为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提供了不同于“苏联马克思主义”“康德美学”的理论资源,对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启发。但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走出“影响”的范式,在美学研究方面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历史演绎 理论范式 中国影响

作者段吉方,华南师范大学审美文化与批判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广州510006)。

走向文化社会学的资本研究——对马克思资本观演变中一个趋向的分析

摘要:马克思的资本理论具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等多重内涵,包含着可以从不同层面进行引申与拓展的潜能。马克思的资本理论依托于其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而关于“虚拟资本”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趋势,在启发了对资本的社会学思考的同时,也引起了各种讨论与争论,为鲍德里亚、布尔迪厄等人将其转换为文化社会学范畴提供了可能与路径,也给马克思主义研究本身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 虚拟资本 劳动价值论 文化资本

作者汪正龙,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南京210023)。

马克思主义审美需要论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启示

摘要:马克思主义美学以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了系统的审美价值与审美功能论,对文艺与审美现象具有深刻的阐释力,促进了审美与人自身的完善和社会良善发展的积极融合。马克思主义审美需要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融合,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丰富性与自由的重要维度。文学需要论是审美需要论的延伸,包含历史的描述性与价值的规范性,它提出对文学的重新理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构建新的文学批评形态,书写基于审美需要的文学演变史。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精神需要 审美需要 文学需要

作者傅其林,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成都610064)。

·当代文学观察·儿童文学研究之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

摘要:中国特色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属于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儿童文学批评价值体系需要从儿童文学特殊的文类属性出发,以儿童本位与国家本位的高度统一为根本价值尺度,对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四个标准作出具体的时代内涵阐释。

关键词:儿童文学批评 价值体系 价值论 价值观念 评价标准

作者李利芳,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兰州730000)。

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的状貌、问题和方法

摘要:文学文体范式的确立,既为写作者提供了表情达意的范型,又给予研究者批评的路径和方法。“以‘儿童本位’为核心的儿童文学文体本体论研究”“关于中国儿童文学各体研究”“基于‘主题思想’批评各体儿童文学创作”“基于作家个体的创作实践,探究儿童文学文体的发展”和“从出版、地域等视域探讨儿童文学文体的生成”等特征,构成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的整体状貌。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存在的问题是:文体研究理论建构难度高,导致对许多常识性问题的论述不过是人云亦云。尤其是缺乏对中国儿童文学文体演进的整体考量,生搬硬套成年人文学文体研究方法,且缺乏文体比较研究意识等。据此,尝试找寻到深化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的方法和路径,即弃“类”成“体”,建立百年中国儿童文学文体研究的系统工程,从而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参照。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文体研究 问题 方法

作者张国龙,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100875)。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的三种方法

摘要:目前,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虽取得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改进,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动能。有些涉及事实描述的研究,因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甚至望文生义,导致学术失误,对此应提倡对研究对象作“凝视”性研究,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针对另一些研究的理论性、思辨性较为贫弱的情况,当提倡“谛视”性研究,强调透过现象和经验洞察研究对象的精义与本质,以获得创造性阐释。“审视”性研究重视学术对话和辩论,提倡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这三种研究方法有助于突破儿童文学研究中的局限,实现方法论的创新。

关键词:中国儿童文学 研究 凝视 谛视 审视 方法

作者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青岛266100)。

·中华美学精神·中西关键词比较·

“缘情”和“性情”——中国诗学“情”之内涵探讨

摘要:“情”是中国诗学的核心范畴,其内涵一是“缘情”,即“感物兴情”,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产物,是天与人、心与物的同情同构与生命相通,不同于重视个人、自我和主体的西方浪漫主义情感理论,也不能用西方突出主体心理意义的“移情”说来解释;二是“性情”,它建立于儒家思想基础之上,既肯定“情”表达的合理性,又强调“情”必须受到“性”的节制,将艺术家的性情和个性融于社会意识和时代关怀之中,关系世运人生,教化人心、感化人心,在今天仍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诗学 缘情 性情 感物 个性自我 社会意识

作者毛宣国,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长沙410012)。

开放的本文:“情景交融”中的“身—心—物”三维关系

摘要:阐释学理论将历史本文视为本文与其历代阐释者共同构成的历史生命运动过程,它们形成了一个不断发展并持续向未来敞开的问题视域。对于王夫之的情景关系理论来说,除了主客二元论的解释方式、超越二元论而主张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中追寻原意的解释方式之外,还可以提出一种既突破二元论、又能与现代知识话语系统相兼容的解释方式。柏格森在《材料与记忆》中关于身心关系的讨论,启发我们在思考情景关系问题时聚焦“身体”维度,从“身—心—物”三维关系中去理解情景“初不相离”“互藏其宅”的含义,并最终将“情景交融”视为一种通往有机论世界观的审美经验。这种阐释方式撬动了“原意”的枷锁,展现出本文蕴含着接通未来的巨大力量。

关键词:情景交融 柏格森 身体 记忆 天人合一

作者王茜,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上海200062)。

“移人性情”与“移情”——现象学视域下的儒家教化观

摘要:儒家教化“移人性情”观与西方现象学中的“移情”(共通感知)理论颇有相通之处,具体包括:二者均强调对主体精神的超越性,教化接受主体的认知本质表现为异己感与同感并存;二者都具有重要的人格构造作用,儒家教化“移人性情”有去欲复性和移情去恶两种不同的人格建构方式;儒家教化移情向道观体现了认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的共通感;儒家诗教作为审美性的移情手段,更为充分地体现了感知对象的被给予性与直觉性的认知超越。儒家教化移人性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反思性认知批判。

关键词:儒家教化 移人性情 现象学 移情向道 诗教

作者汪群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南昌330022)。

“物感”与“情动”:情感的两种发明及其中西演绎

摘要:作为抽绎感性经验世界的概念工具,“物感”与“情动”(affectus)从人与物、与感觉的相互敞开中认识情感,但感知与情感本身又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系连相符。物感美学以“执心物两端而用阙中”的方式建构情感,心与物的关系是一种微妙而灵敏的平衡。情动理论源自一体两面的“心物平行”论,其中情感的思想样态更重要,且包含身体的性质要多于外物的性质。“气类感应”为物感论提供了连接物质与精神的通感场域,心对物的凝神观照通过统觉的方式进行。情动理论通过“视觉触摸”表现思想经由视觉和判断对客观事物的亲临,官能通过它所捕获的力量而存在。物感论追求“思入杳冥”“无我无物”之化境,推行自我之变、物之自化。而“自得”的难题在情动的现代转向中表现出一种由“虚拟”“逃逸”参与构筑的“情动的自治”。“物感”的后现代出场昭示着人类情感结构与感知模式的更新,而这也是中国美学有可能贡献于世界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物感 情动 情感 中西比较

作者刘璇,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讲师(大连116044)。

·文学现象论辩·当代诗歌批评与研究·

新世纪诗歌的写作精神与想象空间

摘要: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新诗承袭了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话语资源和艺术观念,尤其是在“个人化写作”精神和诗学想象力等维度上持续掘进,为新的美学生成积蓄着力量。考察“个人化写作”在新世纪的衍变,它已摆脱了极端化和对抗式的写作模态,进入个体与时代的多元交流语境,在“对话性”的写作立场、“抒情性”的多样表达、“痛感”经验的精神提升等向度上实现汇合。同时,诗人强化了自身的“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继承并发展了陈超所说的“用具体超越具体”的运思方式,特别是对超验和经验元素的综合驾驭,双向拓展了诗歌叙述的情境与视野。近几年的诗歌创作还表现出向古典文学传统的回归,以及“减速”感觉结构的形成等趋势。审视这些写作路径,或可把握新世纪前两个“十年”诗歌的主导走向和二者之间的脉动关联,为未来的诗歌史写作梳理出一些线索。

关键词:新世纪诗歌 个人化写作 想象力 诗歌史

作者卢桢,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天津300071)。

新世纪“70后”诗人群体的创作路径与诗学反思

摘要: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诗歌代际写作群体,“70后”诗人既继承了朦胧诗人和“第三代”诗人的诸多价值观念,又对其审美范式进行了必要的反思与重构,从而形成了这一代际群体独特的美学风格和优势。他们由日常经验写作入手,打破了过去的对抗式写作格局,开启了内在的对话式写作之门。而在专业素养逐渐提高的过程中,“70后”诗人也从简单的情绪化写作逐渐转向更为丰富的文化经验书写,并保持了自身的难度意识。在中国古典诗歌、西方现代诗歌和百年新诗这三大传统的压力下,“70后”诗人如何摆脱“影响的焦虑”,建构独属于自身的新传统,也是这一群体必然要面对的难题和继续突围的起点。

关键词:“70后”诗人 经验写作 对话性 文化转向 传统

作者刘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宜昌443002)。

诗人的“父亲”及其精神场域

摘要:“父亲”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原型,而当代诗人通过“父亲”形象建立起来的亲情象征、家族寓言、诗学构造以及所反映出来的命运境遇和精神场域既有内在关联又有明显差异。通过代表性的诗歌尤其是长诗中历史、文化、现实与经验、想象融合之后诸多的“父亲”形象,当代诗歌“父与子”的辩难关系、童年记忆、乡土伦理以及终极指向的“父亲之死”和生命意识就共时性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父亲 童年 父与子 乡土伦理 死亡

作者霍俊明,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研究员(北京100125)。

·新媒介文学·数字人文研究·

作为计算批评的数字人文

摘要:数字人文须超越工具阶段,其突破点在于如何以计算批评的方式介入更广泛的话语和文化实践中。计算批评是以数据化和计算建模为基础的知识表征和文本诠释过程,是一种全新的文本阐释学,属于广义的文化批评的范畴。它以作为社会实践的观念领域为对象,其前提是可解释的工具,强调模型在思考和推理过程中具有的意义。在“数据→模型→细读→理论→数据→……”的阐释循环中,人文学者从自身的领域知识和细读体验出发,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论证问题,激活工具的“自反性”,达到破除算法黑箱、发现文本背后的生产逻辑的目的,使“人”的维度在数字时代重放异彩。就现状而言,计算批评或可成为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未来应有更多的量化成果以计算批评的面貌出现。

关键词:计算批评 数字人文 工具性 远读 模型化

作者赵薇,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732)。

“跨学科”非“解学科”——文学研究中的数字人文应用

摘要:数字人文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跨学科。跨学科研究奉行“走进去”与“看回来”两个基本原则,即在对其他学科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实现学科之间的借鉴与整合,而非对学科本身的消解。进入数字时代后,文学研究虽然面临范式更新的迫切任务,但也不应放弃其固有的人文关怀。数字人文方法为文学研究的范式更新提供了跨学科视野与新的技术手段,却难以胜任鉴赏评判这一文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因此,数字人文可以成为文学研究的有效辅助手段,但不能取缔文学研究的根本与灵魂。

关键词:文学研究 数字人文 跨学科 数字化

作者杨果,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副教授(深圳518055)。

数字人文方法论反思

摘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数字人文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区别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数字人文的研究对象从文学性文本转向质料性文本,继而带来以计算为核心的研究思路和可视化的成果表达方式。基于质料性对象,数字人文通过对关系的挖掘显示出对新问题的发掘能力。同时,由于计算的本性,文学研究中数字人文方法需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研究本身需回归文学本位。

关键词:数字人文 质料性对象 关系

作者李天,厦门大学深圳研究院副教授(深圳518000)。

·博士生论坛·

文学批评的类型指向与范式演变

摘要:21世纪以来,文学批评的批评成为一种显在现象。批评之批评在揭示文学批评本身弊病的同时,也体现了批评者观念上的分歧,更显示出不同批评类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价值理念、伦理道德、思想立场等方面的总体性原则对当代文学批评进行批评当然极为必要,但也应注意到不同类型批评的边界、指向与功能的差异。在文学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批评出现了多种新的形态,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批评范式的互鉴共生成为文学批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文学批评 类型指向 范式演变 电子媒介

作者任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成都610207)。

文学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