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
#冬日生活打卡季#
父母溺爱孩子,表面来看,是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很是伟大。
但实际上,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溺爱孩子是父母无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把孩子当成了另一个“我”,给予过度满足。
心理学上讲,人天生就有自恋,自恋是人最大的需求,它是以实现自我意愿的方式来满足自我。
当你无限制地宠溺自己的孩子时,下意识其实是在疯狂无限制地满足曾经严重匮乏的内在自我。
咨询师荣伟玲说:“每个人内心都藏着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父母“,是我们对自己现实父母和理想父母的内化,当我们做父母时,”内在父母“就是我们自己。
一个是”内在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体验的记忆和理想童年的内化。
溺爱孩子的父母,经常会说,小时候吃的苦遭的罪太多,这辈子绝不让我的孩子再吃半点苦,要什么给什么,让他们无忧无虑。
”要什么给什么“,就是在下意识地满足童年期体验到物质匮乏带来痛苦感受的“内在小孩”。
那个匮乏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痛苦的感受被储存在了记忆里,所以就会把自己“内在的小孩”投射到现实中自己孩子的身上。
通过无节制地满足孩子所有需求,实则是在疼爱那个没被满足的自己。
溺爱是一种懒惰、不负责任的爱。相反,真爱却会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尊重他们独立的爱。
真爱孩子的父母,懂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心身发展需要,懂得适时放手,不让孩子错过任何成长自我的机会。
因为他们懂得,孩子的成长就是不断地独立并和父母慢慢分离的过程。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能让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我”的附属品,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所以父母多数就选择了偷懒的溺爱。
生活中常见的溺爱,要么是物质上满足,生活上包揽,学习上替代,但凡大人能想得到的,全部就代劳了,这就是包办型溺爱。
还有一种是纵容型溺爱,不管孩子有何种需求,合理与否,只要孩子敢要,父母就敢给;在道德伦理规范下,孩子的心情就是标准。
孩子在父母的无心和无知下消耗着生命,可怜又可悲的亲子现象。
18岁之前的孩子,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是:我是谁?
这个探索过程从刚出生不久就已经开始了,直到1.5~3岁,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一个自我意识发展期,青春期是第二个自我意识高速发展期。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能够鼓励孩子自我探索,那么他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感觉、能力和思想等,这一切融合在一起就给孩子提供了“我是谁”的雏形。
能够尊重孩子自我探索,并相信和共情孩子感受,还能肯定孩子自我感觉及能力的父母,定是智慧的。
父母没有把自己的“内在小孩”强加给孩子,给了孩子生命只有一次的自由,这样的孩子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他们从小就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长大后,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于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创造,不断坚持。如天才爱因斯坦、牛顿和尼采莫不如此。
孩子只有经历了自主探索,才能形成自我,知道自己谁,知道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为了孩子更有责任,更有担当,请让孩子拥有一个自己选择的人生。
请溺爱孩子的父母多做反思觉察,不要再让自己的“塑造意图”荼毒孩子的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
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心理危机通常经历什么反应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