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职研究生(2017年在职研究生改革)
2017年在职研究生,2017年在职研究生改革
作者|顾 韩
编辑|李春晖
“今年高考的学生2017年才小学毕业”,这可能是2023年高考衍生话题里最扎心的一条,提醒着早已远离高考的吃瓜人时间的流逝。
6年能够改变许多事,人生如此,行业、环境也不例外。2017年的85花手握一部部大女主戏,竞相刷新剧集网播量天花板。2023年的85花站在转型当口,粉丝在为了谁当了谁的二番相互内涵。
2017年,20岁的侯明昊拥有了第一个代表角色,号称“一部剧增粉近400万”。2023年,侯明昊因为《护心》再次被看到,许多网友真诚发问:这谁?以前干嘛去了?为什么95生盘点里从没看到过他?
而类似的话题,也出现在《花戎》男主郭俊辰,以及此前《少年歌行》的男主李宏毅身上。
仍是“待爆帝”的年纪,却已经在flop中变得佛系,或者在新一代网友好奇的目光中翻红……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运气问题,而是热钱时代的遗留问题。
从内娱的所有风口路过
侯明昊,北京人,1997年出生,2014年出道。小十年的务工生涯不仅让他潜伏进无数个内娱名场面,也以自身履历记录下内娱造星方式的流变,以及那些飙起来与没飙起来的内容风口。
本世纪第一个十年,韩流席卷全亚洲。中国练习生成为韩国公司开辟海外市场的法宝,也给内地做明星梦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条“出口转内销”的另类成功路径。2012年,SM推出了中国成员占比高达1/3的男团exo。 也正是在这一年,侯明昊进入SM成为练习生。
随着时间推进,来到中国活动的韩团与本土音乐人及粉圈摩擦不断,也刺激着本土公司进行效仿。2014年,侯明昊回国发展,很快就参加了黑金的选秀,并作为fresh极客少年团的一员出道。
然而,这一年,即便tfboys也是刚刚有起色,其他内娱团体的处境可想而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团体运营逐渐停滞,曾舜晞、侯明昊相继单飞。黑金转而把两人往演员方向打造——尽管看起来更像是直接投身综艺赛道。
该女装名场面出自带娃综艺《放开我北鼻》
这不仅是因为影视与综艺的周期一长一短的缘故,更是因为2015年前后,国产综艺正处在井喷期,吸引到大咖新人竞相下场。归国偶像张艺兴、王嘉尔等,都是凭借常驻综艺积累下国民度的“第一桶金”。
同一时期,《太子妃升职记》《上瘾》等网剧黑马也开始让外界对纯网剧、以及网剧造星啧啧称奇。那是文娱产业的春天,资本泡沫开始沸腾起来的年代。
侯明昊也正是在2017年播出的网剧《寒武纪》中迎来了自己的转机。这部剧在姐狗恋上又叠加了动作、黑帮等元素,其中除了可以考古演技青涩的侯明昊、周雨彤,还能直观感觉当年网剧与电视剧的尺度差异。
总而言之,侯明昊凭借这部剧在内娱初步有了姓名,并于该年就登上了南派三叔的综艺《七十二层奇楼》(见证了《大碗宽面》梗的诞生)与现象级演技综艺《演员的诞生》。
作为一个事实上资源颇佳的新生代艺人,侯明昊可以说是从内娱的全风口路过,堪称内娱浪潮的真人版编年史:
赴韩练习生、早期男团、网剧、户外综艺、演技综艺……而如果说此前的“日改IP潮”他是侥幸没错过(在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电影中饰演王凯小时候),那么之后的“经典翻拍潮”他更是迎头赶上。
2017年小走红后,侯明昊就进组拍摄了搭档欢娱新人白鹿的剧版《西游记女儿国》。2019年,侯明昊出演了新版《倩女幽魂》(剧名《只问今生恋沧溟》)。但受女主角郑爽影响,该剧没能如期于2020年播出。另外,该剧也正是“208w”梗的出处:郑爽与他人对话中透露,拍这部戏她片酬1.6亿,平均每天208w。
剧集积压对演员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后来侯明昊依然摸到过风口,可惜时机不太对。演上了大IP《盗墓笔记》(2019年的《怒海潜沙&秦岭神树》),但他这一部既不够好、也不够雷,存在感稀薄。
甚至侯明昊与杨超越在恋综里的CP都火过一阵(2020年底的《平行时空遇见你》)。但当时耽改尚未叫停,吃瓜群众更在意的是BG与BL营业互卷,与2022年暑期的BG盛世不可同日而语——而此时,杨超越的CP已经换成白敬亭了。
2017,流量夹缝
这样的侯明昊很容易让人产生矛盾的认知。年轻网友觉得他糊,完全不认识,粉丝少、数据差。粉丝觉得他资源虐,不被公司捧,都是靠自己。可在硬糖君这样的老娱评人印象里,他在内娱混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风口都没落下、更不用说赚了这么多钱,还要啥自行车?
但正如开篇所言,这并非一两个人的情况,2017年冒头的那批“小鲜肉”,多少都有这个问题。类似的还有他的前同事曾舜晞、《护心》同事王以纶,同为97line的郭俊辰、李宏毅、邢昭林,年纪轻轻就“遗珠”了的郑业成,知名度更高一点的胡一天、张新成、宋威龙、吴磊……等等等等。
他们是自然流量与工业流量夹缝中的一群人,2017年就是这个分水岭。
“小鲜肉”一词如今很少人用了,一方面因为其跟流量IP烂剧挂了钩。另一方面则因为,95乃至00生花已经遍地都是,不再像这个词刚流行起来时那么稀罕。
那些年,从供给的角度,小鲜肉说少不少——起码能撑起一支20人的“天天小兄弟”。但说多肯定也没有一档节目出来几十人的选秀时代多。而从需求的角度,当时市场热钱涌动、项目众多且严重媚青,不需要多么强大的背景,只要平头正脸年纪小,就能有机会。
在这种背景下,童星过渡的吴磊关晓彤便物以稀为贵,留下了不少大制作烂片的黑历史。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很多新人入行不再是从配角演起,而是一出道就在网剧里演主角、甚至一飞冲天。
2017年的一篇行业报道中称,侯明昊因《寒武纪》走红后,一位制片人邀请他参演自己的一部都市剧,结果被工作人员告知,侯的戏约已经排到了明年。而他甚至还不算这一年最突出的案例,邢昭林从无人知晓到6000万片酬,只隔了一部《双世宠妃》;还有非科班的胡一天、沈月凭《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一夜爆红……
不过,“好景”不长。2017同时也是现实主义回暖之年,影视圈的媚青倾向被《人民的名义》《军师联盟》一批网红正剧成功中和,潘粤明、雷佳音等证实了叔圈流量化的可能性。
2018年,选秀与耽改的潘多拉魔盒同时开启。这一年的年初,曾有媒体认为“胡一天”“潘粤明”们会撼动初代流量的地位,但到了年中,真正起来的是蔡徐坤杨超越、白宇朱一龙。而前一年的红人若无特殊机遇,很快就被这股内娱顶流换代的浪潮冲刷掉了。
选秀与耽改模式下,艺人被重度运营,粉丝对艺人的参与度与互动感也是前所未有。传统的剧集造星下,艺人曝光与吸粉高度依赖播剧。网剧造星纵然听起来挺互联网,但还是属于后者。因此后来的影视寒冬、“限古令”直接对这些艺人造成影响。
他们有些没挺过寒冬,彻底没了姓名。有些挺过了寒冬,但资源降级到小剧男主与大剧男配(其实这倒算拨乱反正)。还有一些进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
他们过早演员化,运营与粉圈都没跟上时代。在演员与流量界限更为模糊的当下,数据成为他们明显的短板。若有翻红机会,佛系躺平的老粉与打鸡血的新粉总会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95江湖
要问侯明昊的职业生涯中哪次错过损失最大,其实不是两部古偶剧遭遇积压,而是错过了耽改下海潮。或许是由于偏幼态和女相的容貌给他带来过不少调侃,候这些年撸铁打球骑机车,致力于让刚猛直男形象深入人心。2020年《天官赐福》曾经遛到过他,但很快后援会就出面辟谣。
然而,如今我们熟悉的95生格局,就算不说以“耽改101”为雏形吧,也与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他们有些人出演耽改是想在流量路上更进一步,有些人压根是因为出演了知名原耽IP,这才广受关注。
尽管选秀与耽改双双止步于2021年,但路透营销提前买股、RPS炒作提纯,还有搞这一套的阵地——各种豆瓣娱乐小组,都算是二者留给内娱的遗产。而贵圈小生小花也就有了一条新的走红方式:待爆。以及在入围、评比待爆过程中的捆绑、比美……
至于待爆的评选标准,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维度:事业开局、存货资源、公司背景与个人配置,又以中间的两点最为核心。
所以归根结底,95一代艺人比的是有没有人捧。捧的表现则有公司与平台的资源投喂,粉丝运营与营销造势等等。
从中不难窥见影视寒冬、三年疫情之后全新的内娱生态:影视项目减少、综艺市场冷清,新人上升渠道变窄,阶层固化严重。以往一剧成名的黑马式走红变得难以想象,粉一个平台太子、公司一哥比粉糊糊省心,也有盼头多了。
捧当然也分大捧与小捧,分是谁在捧。硬糖君曾经讨论过,小小花永远在动态洗牌。 有些燃烧的是自己的童星积淀,并且在热钱时代已经透支;有些则起点超高,后疫情时代才不慌不忙投向市场。
小生这边也是如此。张艺谋的《狙击手》男团陈永胜、刘奕铁等,《封神三部曲》的青年组于适、陈牧驰、此沙、李昀锐等基本都是95后,没有电影的日子里,也都在剧圈发展。
侯明昊新剧《少年白马醉春风》的搭档何与是浩瀚星盘的新人,1996年出生,2019年出道,参加了酷的综艺《无线超越班》,在鹅则有新版《仙剑一》和《与凤行》男三。
而这一次,《护心》也让侯明昊貌似又要跟上时代——有热门CP昊也、被推选为《黑莲花》男主、凭路透在豆瓣起高楼。
如此一套操作下来,这个资深鲜肉终于成“待爆”了。至于能不能爬出2017年这个流量江湖的东非大裂谷,硬糖君只能祝福并宽慰:这次不行,还可以等中生翻红嘛。
90小生大盘点,肖战、龚俊、白敬亭你最期待谁?
2022年度央八黄金档剧集榜
2023剧集市场:头部公司谁将产出“剧王”? 酷云互动全端播放量月榜发布! 重磅!2023“未来之路”文娱责任影响力盛典年度榜单正式发布为什么路人评价暑期档“虚假繁荣”? 干货满满!2023“未来之路”文娱责任影响力年度盛典论坛正式举办
酷云EYE Grow | 全媒体营销决策开放平台
酷云EYE Grow 将全媒体数据(电视、户外、互联网)与企业转化数据打通,应 用业界权威算法模型,为企业提供透明、高效的营销决策服务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2017年在职研究生(2017年在职研究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