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
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
:: 2 0 2 3 ::
R E S H A P E
重 塑
「 精准聚焦;研学深耕 」
WELCOME ZUMUER
/ 欢迎大家和琢木一起探索设计∞可能 /
/ 跨考方向及院校选择
● 我的本科是工科类的自动化,但在大学期间我逐渐发现,比起纯粹地对着电脑敲敲代码、画画电路图,如何将已有的技术与具有视觉冲击的艺术进行结合才是我更为感兴趣的方向。所以我选择了跨考设计。
● 决定跨考之后,本着“人往高处走”的理念,我选择了设计专业硬实力优秀的江南大学。原本,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方向是比较热门的视觉传达,但出于我的工科背景、未来规划、以及竞争难度等多重考量,琢木的老师建议我将目标转向艺术与技术融会贯通的交叉学科——数字媒体艺术。
● 而在学硕与专硕的抉择上,由于我是手绘零基础,并且有着工科的软硬件技术基础和系统性思维,所以我选择了更为看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学硕。而后的初复试经历也证明,工科跨考的学生也能受到导师们的青睐。
/ 信息收集
● 或许是怕控制不住自己,又或许是壮士断腕,有的同学选择在备考期间将手机的娱乐乃至社交软件都卸载的一干二净,但是一味地闭门造车并不可取。
● 考研是场信息战,尤其是紧跟时代潮流的设计专业,在学习大纲上的固有知识、提升手绘能力的同时也要及时去了解一些报考院校的题型内容变化趋势,今年考研相关的招生信息,领域前沿的最新动态等等。
● 在备考的这段时间里,我将“刷手机”这个被动接收无限信息流的行为习惯转变成“搜手机”的主动行为模式。小红书、知乎、微博、bilibili等以往用来消磨时间的软件,现在都是我用来收集上岸经验、最新情报、语料文句、绘画素材的搜索引擎,它们所打造的“信息茧房”在经过我频繁地定向搜索之后,也能成为减少无关娱乐信息曝光、及时提供有关资料的“学习利器”。
/ 前期(4月-6月)
● 和许多跨考生一样,我一开始也十分担心零基础学习的两门专业课会比不上本专业的考生,因此我在4月便开始了每周末的手绘基础课。英语方面则是每天50新词+100旧词的背单词和每日一题翻译来锻炼语感。因为学校还有专业课+个人精力有限,在这个时期我完全没有开始政治和理论的学习,行有余力的同学则可以选择提前在此时打下基础。
/ 中期(7月-10月)
● 这段时期,由于学校已经没有什么课要上,我便在琢木周围租了公寓,手绘继续跟着琢木集训;英语在背单词和翻译每日一句的基础上,增加了每日阅读/完型/新题型中三者选其一的练习,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开始写除了最近五年外的往年真题;政治跟着网课学习知识,刷1000题;理论则是开始通读大纲上的参考书籍,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每周写几道模拟题练练手,训练答题逻辑。
/ 后期(11月-考前)
● 有人会觉得,都已经到了最后一两个月的冲刺时间了,如果前面几个月一直在插科打诨,到这时都还没有学完一遍的话,是不是就完蛋了。没错,确实是快完蛋了,但若因此失去希望,直接放弃还为时尚早。
● 最后的时间段里,我的实际学习进度完全滞后于原本的规划目标:手绘方案只准备了两套,英语单词一遍都没背完,政治肖八还没开刷,理论参考书籍也只是翻看而没有花精力背诵……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就不能再延续以往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基础学习模式,而是将每门科目最低限度的必备任务完成,将重点反反复复进行强化巩固,通过题目掌握知识点,坚持学习直到进考场的最后一刻。
● 不过,天道酬勤,临时抱佛脚带来的收益必然比不上往日的坚持积累,焦虑悲观的消极情绪以及自我怀疑的心理压力也会骤增,不想每晚靠服用药物入睡的话,那就在平日里就好好准备吧。
/ 时间安排
● 首先,别太执着于网上那些早上 5点半起床, 一天爆肝学习1 5+ 小时的学习模式,大家都是活了二十多年的人了,应该明白什么样的作息才是适合自己的,只要别过上 “我就懒,我就烂”的睡大觉生活就行。半夜思维活络就别强迫自己躺在床上干瞪眼,中午习惯了午休就别打着瞌睡背书。
● 其次,在计划每日 T O DO 时最好别把自己限制得太死, 强迫自己一定要在这个小时写完多少道题,背完多少东西。虽说适当的压力会提供学习动力,可一旦没有准时完成任务或者被预定外的事打乱计划的话,就容易陷入 “我来不及了,我完蛋了”的泥淖,难以及时调整回状态。
● 最后,在考前一个月,尽量在对应的考试时间段学习对应的科目,比如在上午背政治、写理论题,下午英语模拟考,让自己的大脑形成思考习惯。
/ 学习思路
● 英语和政治可以很轻易地通过刷题和死记硬背从0提升到60,但如果想在总分上比其他人获取更多优势,就要对这两门下点功夫,尤其是英语,初试英语成绩好+口语流畅在复试时很容易就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 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规划可以参考一些考研博主的视频和加入他们的带学带背小组,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心态,不要被博主牵着鼻子走,被他们挑起焦虑,二是别花大价钱去买价值不高的课群和资料,稍微用点心就能在网上找到很多免费的学习资源。
● 以下是最后时期我对自己文化课的最低限度要求(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 具体学习
● 英语:单词中至少做到高频词汇烂熟,重点词汇记住;将最近五年的真题卷用于模拟考(每周一下午考三小时),一周中剩下时间用于分析卷子;背诵作文押题模板;背诵作文高频和热门主题词。
● 政治:肖1000题刷完(小程序);肖八选择题刷完;肖四选择题刷完,时政题重点背;肖四前两套的所有大题,后两套挑选题目背诵;复习所有做过的选择题错题。
/ 关于专业一
● 从近年来专业一的题型变化中不难看出,比起将四本参考书烂熟于心,名词解释一字不差的应试考生,江大设院老师更愿意招收能够紧跟时事热点,对设计有着自己看法,措辞流畅的学生。对于跨考生而言,大纲参考书只不过是能够弥补本科四年设计专业知识的手段之一,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看看,更重要的是多读阅读设计相关领域的论文,在不偏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和自己的本专业进行结合。老师在阅卷时不会因为你对一个书本上的概念含糊其词而扣大分,但会因为你的观点亮眼和框架清晰而提高整体的分数档次。
● 内容准备方面,如前文所说,在了解书上的基本概念后,如何表达观点才是重中之重。虽说共有简答题、评论题、论述题三种题型,但每题都需要有论据和论点的作证。当时对我来说最高效的办法是每天研读一篇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论文,交互艺术装置、移动增强现实技术、新媒体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应用、后科技对于电影创作的重写等等各个方向的都有,看多了之后就能逐渐找到写小论文的感觉。至于用于论证的案例就要靠平时的多看,数字媒体的相关案例和动态大多比较新颖有趣,如果自己本身就对其比较感兴趣的话就很容易积累素材,例如今年真题中的“虚拟数字人”、“AI创作工具”、“虚拟现实”,这些正是我备考期间休息时在网上冲浪会关注的内容,因此在答题时就有切实丰富的语料可说,有真实热门的例子可举。
● 答题框架方面,一定要采用总分总的框架进行答题,这样能够让阅卷老师快速地了解到你的想法和逻辑,印象分也会高,例如谈环节就说要从创作、传播、体验三个环节讲述,谈意义就从创作角度、体验角度等多方面分析。另外,在分点作答时可以善用小标题理清层次和概括内容,也能起到梳理脉络的作用。
● 卷面细节方面:
(1)首先重中之重的是一定要训练答题速度!写完所有题目!!新题型的答题量很大,正式考试时我因为写字速度太慢,导致有一道25分的设计评论题只来得及写个开头总起。好在用了总分总结构,哪怕只写了一段老师也能看懂我将要从哪些角度回答这道题,这题不至于拿0分,再加上其他题目答得不错,所以最后分数没有太难看。但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努力提升自己的答题速度,写了总比不写强。
(2)序号小标题+多层次缩进+引导线,这三者可以将一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地表现出来,给阅卷老师的观感也会好很多。序号最好采用汉字一二三—数字123—字母abc以体现从大到小的层次顺序;多层次缩进搭配序号使用,可以参考一下代码缩进的规范;引导线则可以用其他颜色的笔来和正文内容区别开来。这套划分方法在理论考试和复试的笔试中都可以使用,屡试不爽。
/ 关于专业二
● 在专业二上,江大数媒艺的学硕与专硕考察内容差异极大。学硕的专业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根据给定主题在A2纸上进行交互作品设计或动画影像设计,并配以设计说明和设计分析;第二部分是在A3纸上对前者进行800字左右的设计评论。
● 手绘部分,虽说是两种设计形式二选一,但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交互作品设计,它比较容易提前准备方案来切题,对画面表现力的要求也不是特别高。而在交互设计里,也有分两种方向:一是游戏设计,主要由主视觉图、两个游戏界面、小草图、用户画像、设计说明、设计分析组成,比较适合手绘功底比较好的同学拿高分,但要注意不要画成小学手抄报的卡通画,游戏界面也要注重交互逻辑;二是服务软件或系统设计,主要由主视觉图(主使用场景)、两到三个界面、用户画像、架构图、故事板、设计说明、设计分析组成,比较适合手绘能力不出彩,想要通过交互逻辑来补足完成度的同学。
● 设计评论部分,我有提前准备好与前一张快题配套的文案,按“从背景阐述到痛点分析”、“从设计原则到功能评价”、“设计形式”、“反思与展望”四部分来撰写,实际根据所给题目修改了一小部分内容来切题。800字需要把正文字体写大一些来铺满整张纸,标题和小标题要和前一张保持统一风格。
● 排版方面,今年的试题要求中规定了两张纸都必须横板答题,且左上角需要空出5*5cm的三角区域来填写考生信息。我准备的方案都是竖版,所以当时现场修改排版花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建议今年还是准备横板的快题方案为好。
● 最后,速度同样是专业二的重点。三小时的A2+A3十分紧迫,必须努力在有限时间内将方案完整地表达出来,做出大效果。我原本的时间安排是:20min构思+草稿、60min勾线+铺色、35min细节刻画、20min文字说明、40min设计评论、5min整体调整。但正式考试时,由于在重新调整构图排版部分花费了过多时间,我A2纸上的文字说明部分没有来得及写完。所以在预估时间无法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手绘部分的勾线和铺色完成后,可以选择先完成A3的设计评论,之后按界面-主视觉(服务设计)或主视觉-界面(游戏设计)的顺序进行细节刻画,最后如果还有空余时间再补齐A2上的文字部分,来不及的话就用马克笔画几道长条色块填充,老师通过设计评论同样能够了解你的方案想法。
● 从决定跨考到拟录取名单出来,这一年来我经历了很多。无论是考试内容题型的未知变化还是年末疫情的突然放开都给我带了不小压力,好在一切都挺过来了。这是我人生中第一场学习进度完全靠自己推进、没有学校老师每天监督、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支持的大型考试,事在人为,当时的我只希望能够坚持下去,不要辜负了已经投入的成本。
● 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那些正处于人生道路分岔口上的朋友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最后,祝愿大家都能不负所托,成功上岸!
发布于:浙江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江南大学考研好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