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考研(离考研还有多久2023)

李考研,离考研还有多久2023

李想在上大学的时候没怎么想过考研,大学头几年里忙着谈朋友,想办法赚钱,结果还没到毕业的分手季女朋友就跟他分手了,钱也没赚到,学业也快荒废掉了,最后临到快毕业时才觉得要靠考研来改变自己,以下部分记录李想是如何从屌毛变成屌丝,然后通过考研逆袭的过程。

重庆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是李想几经思考后定下的考研目标。他现在就读的本科是最近几年才从二本升上一本的位于荆州市区的长江大学,一所各种排行榜上找不到名字的新一本院校。

考研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考上了才有可能说是取得了人生阶段性的胜利。而真实的状况很有可能面临考试的分数过线了却不会被学校录取,或者被学校录取上了却没有导师愿意接收的尴尬境地,像新晋一本的院校的学生如果想要报考更好的院校几乎都会面临这种比较尴尬的情况,这也是普通大学里的屌丝们艰难的逆袭路。

但这个目标是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复习备考,李想不断根据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自己,经过多方调研权衡后的定下的考研目标和方向。

李想刚进大学的时候,只是听家长和亲朋好友们反复的叮嘱,大学期间要认真学习,要争取学校的保研资格,这样操作起来会比较省心省力,实在不行也要考研,只有读了研究生后出来找工作的选择才会多一点!

但李想那时候根本听不进去也无法理解,实际上他私下里认为那些对他讲要考研的这帮人除了自己考过研、读了研的,其实他们自己也不太明白考研是怎么回事,都是人云亦云的胡编乱侃,搞得都像自己读过研一样说的头头是道,其实都是不怎么明白的一群人,也许在他们的常识里只会简单的认为,只要道听途说一下就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就比如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这样的古训早已深入人心,让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自信并简单的以为看到了猪跑就会知道这头猪的味道,根本不会去深究这头猪到底是香猪、家猪、土猪还是野猪,蒸、煮、烧、烤的味道会有什么区别,该怎么放调料,是孜然多一点还是香料多一点等等的问题,更不会去思考一下那头猪会为自己味道的长成做过哪些看似无用却又具体的事。

只有那些考过研、考上了研才知道考研意味着什么。由于李想对他们言行的不屑一顾,所以整个大学期间依旧是我行我素,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的混日子,完全没有思考毕业后该拿什么安身立命。

等到大四快放寒假时李想从同学们的口中听说他们都要考研备战了,想要考研的寒假时就要去上考研的培训班,并开始着手准备了。考研在学校班上已蔚然成风,李想也是在还没怎么弄明白的情况下也赶紧纵身一跃,投身到考研的大潮中,虽然考研的方向还不明确,但无论如何也算是成为考研大潮中的弄潮儿里的一分子了。

对于浑浑噩噩的在大学里混了快四年的李想来说,考研是大学生活面临的新问题,而旧有的问题里最重要的是还有几门必修课挂科了。

面临毕业,李想心里一直想的还是在毕业前该怎么能顺利的拿到大学毕业的文凭,这样毕业后找工作谋生总是用得上的。如果能尝试一下考上研,那么毕业的问题也可以顺利的解决,找工作的事情也可以暂缓,这样也算是曲线救国,走上了一段捷径。

可是考研真有想像的那么简单吗,每年几百万的考研大军,二战三战这种经验丰富的选手在录取名额上就占去了很大的份额,各大院校保研的名额又占去相当数量的录取名额,剩下的名额你争我夺全凭实力外加一部分好运气。看一下那些顶尖院校每个专业每年只有录取一两个报考的外校的名额,就可以知道竞争还是非常惨烈的。

这些通通都可以放在下一步或是最后考完了等分数或准备面试的时候再去焦虑再去思考,当务之急是报考哪个学校的什么专业,才是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只有目标学校和专业定下来才好开始准备收集资料,才能知道从哪些范围里备考,该要怎么着手准备。

经过多种渠道的搜集和了解信息,李想一开始是确定深圳大学的建筑专业作为目标学校和专业。这样的选择比较符合李想的当下的状况。李想的本科虽然是一本,但想要报考985,211的重点院校的研究生,即便过了学校的分数线,录取的可能性也很小,大多数的重点大学只会录取同样是重点大学的优等生,而且名额有限,非重点和不入流的院校天然就被排斥在外,除非是那种特别优秀有重点成果的或是学校对口保研等有特殊关系的情况才会被破格录取。

深圳大学是双非院校里的热门学校,建筑专业在全国排名也靠前。李想觉得既然决定要考研了,总得报个比自己现在的学校好点的,这样比较贴合人攀高枝水往低流的古训,也能很好体现一下自己迎难而上的决心和勇气!

李想准备报考的建筑专业也是大学里所学的专业,虽然大学几年里没怎么上心的学习,但多少还有点专业知识的积累,比起其他专业也算是轻车熟路,最起码“建筑学”这个专业、这几个字在大学的这几年里都跟亲朋好友们讲过无数遍了。

目标还好定,不接地气的目标也是可以狂想一下的,类似于意淫一下美女明星,不太需要真枪实弹的付出。可接下来每天在没有任何外部约束的状态下,面对书山题海,还有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和干扰,如何能够持续的坚持下去,对于从小一直随意散漫,不喜欢受约束的李想来说才是真正考验。

刚考上长江大学的那段时间李想他们一家人着实的高兴了一阵子,还借此机会特意回老家摆酒宴请了亲戚朋友,在县城里的小酒店里摆上了十几桌,也顺手回收了一部分在外十几年里时常回老家散播给亲朋好友们的各种礼金和份子钱。

李想高兴的是终于可以摆脱爸妈每天叽叽歪歪的唠叨和各种无形束缚,到离家远点的地方上大学了!虽然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有填报北上广深等比武汉更好的又离武汉远点的地方的学校,只可惜没有被录取,也就是说没有比荆州更好的地方愿意让他在没有爸妈的监管的情况下暂住几年。

他的爸妈高兴的是儿子居然也过了一本线,还被一个所谓的一本大学录取了,虽然是从三本新晋的一本、又是在小地方的不入流的一本院校,但这对于经常被班主任叫去训话,成绩长期是班上倒数第几、老师口中顽劣无知的差等生的家长来说也是莫大的安慰。

李想刚进高中的那会儿也算是尖子生,初中考高中时是警予中学的前三名,考上武汉市的知名的重点高中武汉六中,入校的成绩也挺不错的,学校排名大概是150名之前。

每次李想的家长被班主任喊去训话时他的开场白都会说到这些。

入校时的成绩排名前150,分在两个火箭班之后的快班,可之后成绩一路下滑,长期是班上的倒数第几,学习态度也不端正,还总是影响周围的同学,拖别人的后腿,高中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几度要被劝退,也得亏李想的父母每次总是厚着脸皮找他们的班主任求情才得以留在学校里继续祸害其他的同学。

其实李想的爸妈很多年前的时候就认识了他高中的班主任。那时李想还刚从郊区的农村转到武汉来上小学,他爸妈为了图省事,什么关系都没有找,一分钱也没有舍得花,直接就把他送到他们书店对面的小学里插班。

插班入学的过程也是非常的简单,完全不是传说中的从农村转到准一线大城市要交什么借读费、要拖人找关系的那种套路。

入学前学校里只是做了个测试,然后就直接把他分到了学校里的快班。说起来是快班,实际上整个小学也没几个班,一个年级也就是2个班,整个学校也就是一栋小教学楼,位置是在闹市里逼仄的菜市场旁边,三教九流之辈,鱼龙混杂其间,典型的民工子女收容小学。

不过那个带班主任的老师倒是认真负责,还是武汉市的优秀小学教师,身披各种荣誉到班里上课,在各种光环的加持下教学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很受班里小学生的喜欢,自然学生们的成绩也还过得去。

那阵子他的爸妈在学校对面开的书店生意很火曝,每天有专门的司机用小面包车大包小包的拖进来分拆打包后又从物流发到武汉周边县市的客户,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到了晚上关上门数钱的时候也是数得手软,有时他们太累了就干脆数都不数,把其中大面额的直接找个隐蔽的地方一塞,这样搞的次数多了有时干脆就忘记了藏钱的地方。那几年李想总是能时不时的在书里,衣柜里,或者不经常拿东西的地方发现一大扎百元现金。

而租来放货的仓库就是他后来上高中的班主任家在附近小区里的车库,几年后还是因为那个班主任家买了新车要停在车库里,才腾笼换鸟挪了地方,随后生意也开始走下坡路了,等到李想还没上高中遇到班主任时书店已经关门不干了。

谁曾想,几年之后,李想考上六中居然分到了他的班上,开家长会时认出了彼此,大家都是感慨人生山高水远何处不相逢,真是意料之外令人惊喜的不期而遇。但这也是令李想的班主任头疼日子的开始,等到后来时间久了才发现这是让他伤透了脑筋又很难缠的一家人。

原来有些相遇和重逢是来催人还债的,只是那些永远还不完的人情债是何时何地在何处,又是因为何种原因欠下的,讨债的什么时候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都还是未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生真是充满了戏剧性,只是很多人不知自己早已置身戏中并全情的投入到了表演中罢了。

小学的几年生活伴随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就要结束了。有时遇上阴雨连绵书店生意清淡的时候,李想的爸爸也会从书店里拿出几本错字连篇的盗版书,像是《唐诗宋词元曲》《汉魏六朝词歌赋集》等类似的要李想每天背上一两首,说是练练童子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每天背完了还要默写下来才能算数,如若不然,李想就会莫名其妙的挨上一顿小揍,这也印证了那句很古老的传言“下雨天打孩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古之人不欺余也!不过这些小时候背的唐诗宋词到了高中时还时不时的用得上,李想有时随口吟上几句意境优美又很应景的别人没怎么听过的诗词歌赋倒也会让人刮目相看几眼。

到了要上初中,李想的父母白天还是忙着卖书赚钱,晚上也还是忙着数钱和到处藏钱,只是赚了钱后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要为李想规划一下将来,甚至从来没有动过念头要为李想花钱找门路选个好点的学校,以便将来可以顺利的考上重点高中,再将来考个什么985,211的重点大学,为李想将来从社会底层向高一点的社会阶层跨越做一点基础的工作。

真的好像是从来没有。李想觉得他爸妈恨不得把他们自己变成印钱的机器,还要日夜不停的生产,完全不知道赚的钱用来干嘛。有时想起这些就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状况仅仅只是比那些留守儿童好一点,从农村来到汉口上学,身边只是还有忙着赚钱的的父母在陪伴着。

李想也有对父母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他们从来不会在考试的成绩上跟他纠结,考第一跟考倒数第几都是一样的,考好了也从来没有高看一眼,至于考了多少、考试失利时为什么考得这么差这种事情从来也不追问。可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赚钱这一件事。还有就是自小学开始,自己的作业都是独立完成的,父母只是监督签名,从来没有对他的作业指手画脚。李想最看不懂的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家长,总是拿着指头戳自己上初中高中孩子的脑袋,然后还一边狂吼小孩,什么“这都不会?你上课干嘛去了?…..”好像他自己什么都会一样,成年人最喜欢的恶趣味之一就是在小孩面前不懂装懂,还美其名曰是在教育小孩。

但仅从这点上也改变不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子间的日渐显露的矛盾。

李想上的小学对口的初中是隔一条马路的警予中学,据百度上说是武汉市里口碑稍微好点的初中,实际上也是不折不扣对口底层劳动人民子女的初中。位置还是在他爸妈书店的对面,只是比小学的路程多了三五分钟。这也让李想的爸妈很是满意,上学总共不到十分钟的步行路程,李想每天上学可以自己走路过去,不用接送,也不用坐公交车,中午还可以回家吃午饭然后小睡一会午觉再去学校,一点都不耽误,省钱还省心。实际上李想的小学几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每天上学时从书店门口的天桥走到街对面,隔着马路还能看到他爸妈在店里忙着发货打包的身影,而天桥上也经常会遇到拎着大包小包从附近书店里打包出来的熟客户。

李想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加深,慢慢的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价值观也开始逐渐的形成,这也是矛盾日渐积累以致激化的原因。刚开始彼此还是比较克制,李想也还没有胆大混乱到要顶撞对抗父母,只是默默地忍着,到后来是冲撞顶嘴,最后恶语相向,然后李想的爸妈嘴上功力不够,盗版书里教的教育子女的错误方法又不凑效,最后只有棍棒加皮带的施加体罚,有时情绪失控后,场面搞得极度混乱,狭窄的房间里也是东倒西歪 ,家里被砸坏的东西也不计其数。

但在整个初中里李想还是老师们的好学生,同学们的好榜样。成绩一直都是班里年级里的前几名,待人接物也是落落大方,很受老师同学的喜爱,完全与在家里的状况不可同语。这也得益于初中班主任因材施教,方法得当,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优点和潜能,而在他们出现青春期的各种问题时又懂得避重就轻,所以很有效的化解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可一回到家里父子间的矛盾就无法化解,毕竟家里也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可以由着性子来。李想在家里无所顾忌的日子继续往前过,这样一不留神就到了要考高中了。

中考的过程父母全程都没有参与,李想依旧是独自上考场,考完一门回家吃饭休息,然后又去接着考下一门,好像父母他们对于李想所参加的中考的意义一点都不了解,每天还是只顾着赚钱,只是这时候已经到了偏远的小地方去了而已。他们完全不像有的同学的家长,中考时在考点附近开好房间让他们中午休息一下,考试前车接车送的虚寒问暖,更有的同学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家都围在考场门口,从考试开始到结束一直盯着学校里空旷的操场,眼神里透露出的期盼,能让学生党们看出要是不考第一就愧对他的们感觉。

说起对学习和考试的重视,李想只有小学时上过一段时间大卫佩里的英语培训班,那个培训班也是在他父母书店的对面,据说是他爸妈的同学的小孩在里面培训过,说是效果很好,那个同龄的小伙伴英语口语飚得溜得很,还经常参加全国的各种比赛,拿了不少的奖,但那只是别人家的小孩。

李想只去那里听了几个星期,实际上也就是几次,那个培训班是每个星期六星期天才有课。李想无论如何听不懂那些外教们讲的中国话更听不懂他们讲的外国话,而本土产的优秀教师也仅仅是听得懂他们讲的普通话,每次去听课时完全不知老师们所讲的英语所云是何事何物,后来到了上课的时间他一个人来干脆就不进去,如果有爸妈送他到了培训的地方,李想就在大堂里待个几分钟再溜出来。那时李想的胆子还没大到可以满世界的跑,就在门口的天桥上抓着栏杆坐在天桥的栏杆上看滚滚车流划出的风景,到了培训结束的时间才回去。这件事还是后来他爸妈有一次爱心大发一起去大卫佩里接他放学的时候,在天桥上看到李想一个人坐在天桥的栏杆旁边凝望着滚滚的车流若有所思,然后威逼利诱从他那里套出来的真相。

李想初三的时候也上过几天老师推荐的培优辅导班,刚开始培优班的老师还以为来了个优等生可以擦亮他们的招牌,可没几次后发现这是来的个专门捣乱的二货。李想每次到了培训的地方总是在暖场的时候跟培训班上的学生们瞎闹腾,以致于还没开始上课就把精力都消耗完了,搞得培优班的老师很是尴尬,然后培训班的负责人就约谈李想的父母,要求想办法让李想在开课之前尽量保持克制,不要去骚扰培训班上其他的小伙伴,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等等。然后李想故伎重演,他爸妈骑电瓶车送他去培训时,他就进去打个转就出来到别的地方玩,反正培训班的老师也是装糊涂,虽然没看到人但假装李想是在培训班上很配合的状态,从此再也没有找过他爸妈。直到有一次,他爸送他到培训班门口时接了个电话,然后就在培训班的门口扶着电动车接电话没走,结果电话都还没打完,就看到李想和几个小屁孩有说有笑的从里面走了出来。

这以后,李想的爸妈就没有再跟他找过培训的辅导班。

李想在整个高中都过的随意散漫。刚开始时还有点进了重点高中的兴奋劲,后来发现班里的同学都是争分夺秒的埋头苦读直奔清华北大的状态,而且都是武汉市内各初中考上的尖子生,学习习惯好,各自都有奇巧赢技方法多,又多才多艺文艺细胞丰富,会玩会学,不免心理的落差感寞然而生,强烈的感觉到父母自小开始对自己不够重视,觉得自己在班上像个傻缺,要啥没啥,正经的学和玩啥都不会,自卑的感觉与日俱增,加上几次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对自己的前景有点心灰意冷,就索性就不管不顾的玩上了电脑游戏。

高中里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想的爸妈总是要时不时半夜到附近的网吧去找他。至于找不找得到,那也得看他想不想让他爸妈找到他。他要想通宵达旦的玩游戏时就会去更远的地方,武汉那么大,网吧那么多,如果是存心让他爸妈找不到那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李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晚上下自习后故意不回去,然后让他爸妈来网吧找自己,以弥补他们先前对自己不重视,以示对他们过去对自己不上心的惩罚。但这种潜意识里的东西也是说不清道不明,反正李想隔段时间要这样搞一下,然后激怒了父母大吵大闹一场就会好过一点。

上高中前李想他爸妈的书店就关门了,然后他们就在郊区的小镇上开了个广告店,那里离市区二十多公里,他们早出晚归,有时早上出门时,李想心情好时会坐他们的车子,让他爸妈顺便捎带一下,晚上下自习是从来不会让他们去接的,虽然他爸妈经常主动示好,表示愿意早晚接送,但李想上高中后,感觉自己需要更多的独立空间了,所以自己的时间不愿意被父母随意的支配。

到临近高考前的一段时间李想才有点觉醒,开始循规蹈矩的复习备考,可终究是醒悟得太迟了,到高考完分数出来后一看,刚刚过了一本线。而班里的同学基本上都是600分以上,不是985, 就是211,几个成绩差点的玩伴早就找好了去路,出国的、进军校的,复读的,反正他们家里早都已经给他们安排妥当了。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李想心里些许有点失落,但也明白自己的这种状态换来这个结果也是必然的,能过一本线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有运气的成分,那就只能认怂了,谁叫自己上学的那会不上心去搞学习呢?或许是抱着急切想要远离武汉的心情,填报学校时都是报的外地的,心想能录多远就走多远。最后只有不近不远的长江大学愿意收留他,这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难道要去复读一年再考一次吗?没有人提出让他去复读,李想自己到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甘心,也想到过去复读一年,争取考个好一点的大学,人生的未来可能又是另一个模样,他每次不如意时就会这样想了一小会儿。

而李想的父母反倒是很高兴,遇到熟人就说儿子考上的是一本,好像考上长江大学是一件特别光彩的事情,他们哪里能够理解李想内心的失落和苦闷。

李想在高考完了的假期里开始比较认真的思考现实的状况和未来的可能,结果还是认命了,也许只能就这样,边读边看吧,让人迷茫的未来可能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呢!

大学新生报道的第一天,李想他爸妈开车送他到学校去,车子开上高速加快速度驶离武汉奔向前方的时候,李想突然感觉到了一点不舍,意识到从前自由散漫又自我的生活结束了,像是被这迎面疾驰而来的风吹得烟消云散。

车子里装满的行李和日常生活用品,才是李想将要每天去面对的,要开始独立的学习和生活,这才是李想人生新的开始。

李想填报志愿的时候是随便填随便写,只要够线的武汉以外的地方就填报志愿,结果被随便录取到了外语系的日语专业。在外语系上了半年日语课后,李想发现相比于英语26个字母组成的单词句型,日语的片假名组合更加深奥难学,于是就想换专业。好在转专业的限制条件不多 ,通过学校的转专业考试就可以,于是大一的下学期李想通过了考试转到了建筑专业。

现在回头看来建筑专业的好处之一是五年制,这样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学校里多待上一年,或许这多出的一年里可能有什么转机呢,谁又能预料得到呢?

大一的时候李想因为和高中的女友异地恋,受尽了无尽的煎熬,不仅仅是精神上的,还有肉体的,真所谓劳了经骨,饿了体肤。高中的女友异地到了东北吉林上大学,为了能去看她,李想只能省吃俭用凑够机票钱才能趁着长假飞过去见上一面,回来后又是无限漫长的等待和节衣缩食的吃方便面过日子。

光靠节省生活费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李想就到处找兼职打工,想挣钱买机票。这期间做过勤杂工,摆过小摊,为超市送过水,去过附近的电影院当门童,反正只要找着能赚钱的事情都要去试一下,后来发现这些底层的事情劳心费力又挣不了多少钱,完全于事无补,还搞得学业荒废,以至于大一时就开始挂科了。

这样的状况大概持续了一年,等到大一暑假的时候,女朋友也忍受不了长期异地的煎熬,提出了分手。

李想无可奈何的接受了,尽管他觉得自己已经拼尽了全力,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继续维持这段自初中懵懵懂懂就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感情,可山高水长路途遥远也是不争的事实,他没有办法做到在中学时的那样不管不顾为她痴狂,也没办法对心爱的女王陛下有求必应,更无法满足她要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贴心服务,持续了几年的的恋情就这样无疾而终了。

有很长一段时间李想很颓废,不知道自己在干啥,也不知道自己想干啥,就这样浑浑噩噩的混着日子。

李想在大二时又交了一个女友,是日语班里的同学,相处没多久,女友嫌他对自己不够热情,借口说李想没有上进心提出了分手。李想又只能被动的接受了,谁叫自己对人不上心呢,不全情投入又加倍的付出哪能换得到女神的长相厮守呢!

到了大四时,班里的同学都积极准备考研了,李想在迷茫中也选了学校和专业,在考研班上报了名,准备寒假时和同学一起去广州上考研课。

结果武汉新冠疫情爆发了。

封城的那一天一大早,李想的爸妈催他赶紧一起回老家,要不然过年就回不去了。在回老家的路上,他们还在一起探讨过完年,初六去广州上课该怎么走,到时还能从武汉坐车出发吗?当时他们甚至还想到如果武汉不解封就去麻城或黄州坐火车去广州,实在不行,到时再开车到江西或者是湖南再想办法换车,结果,疫情影响太大,全国都禁止人口流动,武汉人到哪里都不受欢迎,结果哪里也都去不了。

好在那些培训的机构做出了及时调整,开始在网上授课,于是李想又一次被动的接受了现状,关在老家开始上起了网课。

李想待在老家的几个月实在是没有地方可去,一是因为前期疫情造成的气氛很恐慌,进出社区的路也被封起来了,连家门都出不了。由于小学时就去了汉口,在老家也没几个朋友可以在一起玩了,亲戚们都被关在各自的家里,也没办法走动,于是李想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干脆静下心来认真的备战考研。经过几个月的闭门学习,每天花十几个小时的时间看书背题,李想感觉自己找到了状态,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学习效率也提升了不少。

等到武汉解封后,李想去到汉口和同学们聚会,聊天聊到他自己的这种状况时,几个同学都鼓动李想把目标调高点,至少报个211的学校试一下,实在考不上还是可以调剂到普通的一本院校。李想头脑一热,经不起同学们的鼓动,就开始思考调换考研目标的事情。

在准备调换考研目标报考重庆大学建筑专业的时候,李想还是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知道光有热切的想法是不够的,也知道自己觉得状态好和同学认为的状态好也不一定是真的好,只有通过考试才能证明是不是真的好。李想几番请教他的读博士后的小叔,并在他的指点下,结合自己的现状和重庆大学每年录取他们长江大学的名额,理性的分析了,看一下有没有可能被录取,结果是有可能,前提条件是只要自己足够的优秀。

但自己有那么优秀吗,这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所以有一段时间李想很是焦虑,如果不够一下,可能未来的人生就是这样了吧!如果努力的够一把,未来可能又是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令人尴尬的是这种想法一旦产生了,就会时不时的冒出来,很难不去想不去比较,毕竟重庆大学985的头衔挂在那里,无论如何都想去拼一下。就像是与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又很温柔漂亮又有点会骚首弄姿的美女交往了几次后,就怎么也无法去面对长相也还可以但怎么样也骚不起来的前女友一样。现在李想怎么样看深圳大学就不如重庆大学好了。于是就这样决定下来报考重庆大学的研究生,放手一搏,只为了明天的更美好!

备战考研的中途更换报考的学校,意味着很多东西可能要推倒重新开始,李想在心怀忐忑的状态下还是赶紧联系了专门针对重庆大学考研的培训班,通过培训机构了解要背的书目,划定了复习的范围。好在英语和政治考的内容都是一样的,政治课前期也还没开始准备,原来计划是9月份的时候安排时间突击背课,这两科不用担心。专业课的范围有些不同,增加了十几本书的内容,前期的备考大多还是有效的,这样李想前期所顾虑的问题就打消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在家里心无旁骛的看书背题。

好在现在考研班的视频教学讲得生动有趣,也不会让人感到枯燥,甚至还能让人产生听长篇评书时欲罢不能的感觉。背书的时候稍显单调,有时李想边走边在背书的时候,一边念念有词,一边神情木然眼神呆滞,让人产生遇到了精神病患者的错觉。有时李想从容超然物外的状态又让人感觉到像是那些寺庙里的僧侶们在一大群人的围观下,表现出装作旁若无人般念自己经文的淡定。

李想每天该背什么,该看什么都已经详细的安排和计划,只需要每天坚持做,遇上实在搞不下去的时候,就出去打打球调整一下又接着背。

这期间李想也有过动摇,担心考不上重庆大学,然后深圳大学也报考不了,甚至别的学校也调剂不了,或者是出现了无法意料的结果,还想到这种情况出现后是不是也要继续二战等等的问题 ,这些想法总会时不时的冒出来,这也是对于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的表现,如果对考试框定范围的东西烂熟于心,可能就会自信得多,可结果没出来之前,什么都无法验证。最后他只有想办法宽慰自己,“无论结果怎样,至少自己努力的尝试过!”然后坚定信念继续复习,漫长的备考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的坚持下来了。

临近考试前的两星期,李想班上的辅导员通知他回学校里,因为考点是在本校,学校担心疫情会影响考生正常考试,所以通知准备考研的同学都提前两个星期返回学校,以防万一。

考试的过程倒是正常,考到的题目几乎都是李想复习过的题目,考完后估分能考到370分左右,应该是能进入复试的,然后就要着手下一步的准备。

李想从历届考研的师兄师姐们哪里了解到,初试考完后要去找学校的导师,假期里进到导师的工作室里跟着他打一段时间的工,先混个脸熟,到复试面试的时候通过就相对容易一些,考研的前辈们大多数是这样过来的。更有激进一些的,暑假时就混进导师的工作室帮忙,只为导师能用另外一只眼睛看上他一眼。从这样来看,李想比起那些捷足先登的竞争者们已经迟到了半年,剩下的机会是不是不多了?这也是李想焦虑的问题之一。

李想初试考完后立马跑到重庆大学,想按照前辈们指点的那样先找个导师,然后进到他的工作室,留下来给他打工,但是投桃报李皆无门路,见不到传说中的导师,更不用谈进到他们的工作室。万般无奈的时候经学长介绍,知道了几个有点名望的导师的邮箱,于是写好自我推荐信,开始发邮件联系导师。

其中有个导师还比较尊重人,给他回复邮件,比较委婉的拒绝了他,说是研究的方向不对。有的导师干脆都不搭理他,李想误以为他们是没有收到邮件,又继续给导师发邮件,结果还是没有导师愿意回复他,这样看来,前景有点不乐观了。

李想在重庆大学里待了两个星期,没有找到愿意接见他的导师,这与他先前设想的情形有点不一样,一开始他以为自己凭着一腔的热情和十足的干劲就可以找到愿意接受他的导师,然后混进他们的工作室去打点杂是很容易的事情,结果去了才发现连门都摸不着,虽然还有师兄师姐们帮忙穿针引线,但就是找不到见导师的门道。

李想满怀希望的在重庆大学找了一圈导师后发现,现实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直接,心中多少有些失落,加上分数也还未公布,心中总像是有悬而未决的事情牵扯,但自己又无法掌控和改变。经过痛苦的思考最后无奈的决定,无论考了多少分,如果考不上重庆大学,只要有学校愿意接受他,他都愿意去,毕竟能读研究生这件事比起马上开始准备找工作来讲,自己更愿意接受前者。

这个时候年关将近,学校也因为疫情都提前放寒假了,李想最后在重庆大学里无处可去,在万般无奈的状态下带着失落的心只好先回家,边等分数边打听还有什么别的办法可以接近导师。

……此处为了营造苦逼的氛围,省去了过年前后亲朋好友之间团聚时的快乐时光,期间李想终于换下了苦大仇深的苦逼面具,在亲人朋友们的面前展示了他灿烂的笑容……

终于熬到二月底分数要出来了,李想的同学里有在他们本校考研的,提前两天就从学校内部网站上查到了分数,这样也加深了李想的焦虑,等到放榜的头一天从开始就不停的登录查分系统,可系统总是无情的拒绝了他的访问,同时也拒绝了大多数想第一时间知道考分的同学,真实原因可能是因为查分的考生太多了,系统顶不住同学们的热情访问直接崩溃了。最后还是李想的小姑姑从考研系统的内部网站上查到了分数,367分,报考专业细分方向的第十名(这个方向报考人数不详,预计会录取15名考生)。这让李想很是激动了一会,也让他感到欣慰,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一年来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绩,分数跟预估的差不多,只少了3分,名次上还可以,比预计的要靠前,理论上只要面试时正常发挥不出大问题就大有希望被录取。

短暂的激动过后,李想冷静下来了,开始想着接下来的面试这一关如何能顺利的通过。

在重庆大学读研的学长们在分数出来后也是很明确的告诉李想要赶紧找关系,想法跟导师取得联系,以防面试的时候被刷掉。

有时候别人及时又真心的告诉你的经验会成为你的负担。如果李想不是听了学长们要赶紧找关系的话,有可能以为自己百分百的会被录取,可一旦知道还有这种后果的时候,又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了。这种情况有点像现在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信息,你知道所谓的内幕越多,越是感到无从下口。

曾经我们的祖父辈们就是因为消息的闭塞,在古巴导弹危机面临地球被核弹毁灭的时候还活得简单幸福又很快乐还充满了激情。时至今日还有老一辈子的人还很怀念那个时代,岂不知在他们大炼钢铁,亩产三十万斤搞大跃进的时候,美苏两国的核弹已经推弹上膛进入了倒计时,人类的生存还是毁灭也经历了瞬间天堂地狱的关键时刻。可是后来什么都没有发生,世界依旧运转如常,所以消息闭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可找关系这种事情是李想的爸妈最不擅长干的事情 。

李想的爸妈早年从老家的县城出来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不会搞关系,拉关系,还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每每遇到有这种需要时感觉无处下手,也是毫无经验可言。在这种状况下搞生意、做事情无形之中就慢待了很多人,这样累积起来后他们觉得无法收场,经过反省之后又感觉到羞愧难当,觉得实在无法在老家混下去了,于是无奈的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到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地方从新开始。只是这些他们从未跟人提及,别人也无从知晓。

李想他爸经常跟他讲的是有好几个曾经一起打地铺的、一起创业的伙伴,最后因为一些小事情搞得断了联系,虽然每次提及总是后悔不已,但始终拉不下脸面,终究是多少年了彼此间也没有来往。

李想的爸妈在老家开店的时候,同学朋友们一开始时经常会介绍业务给他的爸妈,可是他爸妈都善变得很,在老家总共没待几年,可几年里换了十几个行,这也搞得那些关系好的朋友们很是尴尬,给他们介绍业务吧,客户还没找到地方他们就已经改头换面换了行,搞得自己灰头土脸的反被别人说是不靠谱,不给他们介绍业务呢看到他们两个衣食无着的一会搞这一下搞那的慌着想办法赚钱又于心不忍,好在这种状态只持续了几年他们就跑到汉口去了,这样他爸妈的朋友们对他们的悬而未决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现在他们朋友间时不时聚一聚感觉就很好,所谓距离产生美,云里雾里看着更觉美,彼此间保持距离是很有必要的。

李想他妈高中毕业后一开始是跟着他家摆摊卖水果,同学朋友们时不时会去照顾一下生意,李想他妈那时就可以精明到把有点小缺陷贴上了标签的苹果梨子时不时捡几个到里面凑数,表面很热情,实际上是对朋友下黑手。

没过多久他妈觉摆摊卖水果不是长久之计,觉得应该搞点来钱快的大买卖,但那时的眼界决定了思维,干不出惊天动地的大事,就在邾城市场里干起服装布料的生意。亲朋好友们继续来捧场,有人白天看好款式面料,他妈就连夜在店里裁剪缝纫,第二天早上准时交货,就是不给别人机会,要自己赚尽每一分钱。他妈的确是想赚钱,为了等这一天,她还拜师学了半年的缝纫。

不要以为这些是瞎编的,这都是他妈的真实事件,不过准确的说那时候还没有李想的什么事,一切都还是序章。

李想对于没去找关系也没有关系可找的爸妈很是无可奈何,也深深的后悔报考学校的时候考虑得不够周全,单纯的想凭着自己的努力实干考上自己想去的学校。

李想关系比较好的高中同学里有家长跟华科建筑专业的某个教授是同学,李想去那位同学家里玩的时候曾经多次被他爸妈问过有没有志愿报考华科建筑专业的研究生,如果李想有意愿他们可以联系那位教授,可能对于录取会有所帮助。

那时李想还没有达到现在这种比较自律又好学上进的状态,985的名校也是内心里不可企及的山峰。李想也曾考虑过利用一下这种资然,但最后还是没有自信,害怕考不上辜负了他们的一片好意,落得同学和他家长的笑话,再加上年轻气盛,不知道社会的复杂程度,想着即便要考研,也要凭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最后还是比较委婉的拒绝了同学爸妈的好意。现在到了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发现那时同学的爸妈对他的指引是难得的机会,可自己因为年少轻狂完美的错失了良机。

成功学里不总是说只要找上七个人就可以跟美国总统搭上话的吗?大学里的教授应该没有总统难见吧,李想觉得最多六个半人就可以达成目标,可找了一圈后,现实冷酷无情的给李想上了一课,类似于书本上写的“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只是别人丝毫体会不到李想在这种状态下的那种憋屈。更悲催的是他的爸妈在这个关键时候还给他泼冷水,想让他近乎狂热的脑袋降点温。

“如果录不上重庆大学,你就调剂到别的学校,只要可以读上研,再边走边看吧!或许经过几年的专业积累,到时候的想法会不一样呢?”这是李想的爸妈在分数出来后,看到李想每天都是无头的焦虑时给他灌输的理念,这是在关键时刻劝他放弃呀。

在李想看来,他爸妈已经完全没有了年轻时想变不可能为可能去干天斗地的决绝和勇气,每天只睡在曾经有过的那么一点小战绩上,固守住自己的那片天地,别人不愿意走进,自己也不愿意走出去,完全像是守在繁华城市里热闹喧腾街道里很是自我的孤岛上。

有些人一辈子都是这样,可能曾经有过雄心壮志,也曾奋斗过,被现实击败后就选择了一辈子庸庸碌碌,甚至选择了愚蠢而不自知,然后他们就希望身边的人都像他们一样愚蠢的过一辈子,甚至比他们更蠢他们就更心满意足。然后还给自己找好一堆活得很好的理由和借口来骗自己,像什么年纪大了身体是第一位,什么要养生保健康,什么无欲无求貌似逼格很高的境界。实际上这很大程度上是逃避现实,只是面对纷繁又快速变化的世界无所适从后,最后做出的无奈选择。

曾经李想也是这种困守自己的状态,谈恋爱的时候的二人世界,以为拥有彼此就拥有了一切,其他的事情可以不管不顾;玩游戏时是虚拟世界里没日没夜的生死搏杀; 还有在寝室里连续呼呼大睡的那些天,可现实是那些都只是现实中的那么一小会、几个小时、一天或最多几天,然后更多别的东西可以无尽的来纷扰着你,直到能明白无论自己愿意还是不愿意,自己总该是要去面对的!李想在当下选择与其被动接受,不如迎难而上主动拥抱,争取主动。

李想回到家里一边准备复试一边四处打听有没有熟人认识重庆大学的教授和导师的,结果转了几圈下来没有找到直接有用的关键人,这一下各种初试复试面试都能通过了后可就是没有导师接收的故事就开始杂乱无章的冒了出来,李想变得有点六神无主,对前景开始茫茫然了……

正当李想无计可施只得准备听天由命的时候,有学长传来消息,说是重庆大学建筑系有一位刚从澳大利亚回来的海龟博导要组建自己的团队,如果有意愿硕博连读的过了重庆大学分数线的考研生可以联系他,然后附上了联系的邮箱号码。

李想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郁郁寡欢的躺在床上长吁短叹又怨天尤人的刷手机,下一妙他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改已经持续了多天萎靡不振的状态,像是打了鸡血般亢奋的觉得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要不然真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李想翻身而起后的第一时间第一件事就是改写了先前发给诸位导师的自我推荐,当然内容大致还是原版,可排头的收件人导师的大名一定是要修改过来的,这可是基本的原则!而且这一次李想还在邮件里添油加醋的表达了一下对名不见经传的导师的仰慕之情,溢美之词近乎无耻,让人看了不觉汗颜,但在这最后最紧要的关头已经顾虑不了那么多,只能剑走偏锋兵出奇招不走寻常路才有可能兵不血刃的一贱封候!自我推荐信一经修改完毕后立马发邮件联系了那个导师。

这一次,那个海龟导师在邮件发出后的半小时内用很热情的言辞回复了他,邮件里也措辞激烈的批评了李想对于他莫名其妙的恭维,但最后还是表示了谅解,并说他本人很是反对别人在不了解情况的状态下莫名其妙的恭维,当然如果是恭维里含有与专业等等的内容有些相关相符的内容还是可以接受的!

随后几天李想又跟那个导师互发了几封邮件互动,大有相见恨晚心心相惜之意,在这几封往来的邮件里,那个导师还推荐了几本专业书让李想有空看一下并邀请李想去重庆大学详细面谈。

李想计划着先抓紧时间看完导师推荐的书目,然后再约好见面的时间,到时面谈的时候会有更多共同的话题。硬件软件准备妥当之后,李想在他小姑的指导下带了几包武汉特产的周黑鸭就去重庆大学见导师了。

师徒两人见面后相谈甚欢,也甚是投机,最后李想以周黑鸭投赠之,导师回报了他的老家特产道口烧鸡,并叮嘱李想面试的时候只需要正常发挥,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轻言放弃就可以。

至此,李想那颗悬而决的心才落到了实处。

李考研(离考研还有多久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