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武汉大学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4项成果,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武汉大学主持完成的4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另外,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从左至右:王密、李德仁、闫利、刘泉声、何光存、郑怀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主持完成的“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围绕我国高分遥感系统“好用”和“用好”的目标,首创卫星遥感全球无地面控制高精度处理和数据挖掘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打破空地遥感高精度定位定姿核心装备和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核心技术封锁,研制的地形勘测车首次参加国庆阅兵,实现高精度天空地遥感系统核心装备和技术自主可控,为国产卫星遥感影像自给率从15%提高到85%以上做出重要贡献,首次实现境外1:5万无地面控制点测图,推动了我国卫星遥感测图从有控制到无控制的行业智能化变革。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为生命科学学院、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光存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掘与利用”。该项目针对水稻生产中褐飞虱危害严重的重大需求,从稻种资源中发掘、克隆抗褐飞虱基因,创制出高抗褐飞虱优异新种质,创建了水稻抗褐飞虱分子育种技术体系,解决了抗褐飞虱育种关键技术难题。成果在全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我国抗褐飞虱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获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分别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刘泉声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深部复合地层隧(巷)道TBM安全高效掘进控制关键技术”、测绘学院闫利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厘米级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关键技术及规模化工程应用”。刘泉声教授团队的项目揭示了深部复合地层TBM高效破岩机理,提出了深部复合地层TBM可掘性评价方法,发展了深部复合地层TBM施工挤压变形卡机、岩爆和突涌水等工程灾害控制技术,建立了深部复合地层TBM系统适应性设计理论与评价决策系统。成果成功应用于水利、交通、矿山领域1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及首台国产TBM和国产最大直径TBM等装备的系统设计,显著提高了掘进效率,保障了工期和施工安全,整体提升了我国TBM装备制造和掘进控制技术水平。闫利教授团队的项目瞄准厘米级地理空间信息的高时效获取这一国家重大需求,攻克了移动测量装备国产化制造与集成的核心技术,形成了适用于多样应用需求的型谱化移动测量装备及生产应用体系,并提出了我国新型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生产新模式,推动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升级转型以及信息化建设进程。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并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多行业应用,实现了我国高端厘米级移动测量装备从引进到输出的重大转变。
另外,动力与机械学院郑怀副教授、李辉教授参与的科研项目“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艾廷华教授、张翔副教授参与的科研项目“智能化地图综合与多尺度级联更新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了解,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8名外籍人士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020年度华中科技大学获五项国家科技奖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5个项目获奖。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胜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海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伟教授团队完成的项目“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别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顾诵芬院士、王大中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1项,其中:一等奖3项(通用项目1项,专用项目2项),二等奖58项(通用项目43项,专用项目1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5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专用项目2项),一等奖18项(通用项目10项,专用项目7项,创新团队1项),二等奖137项(通用项目110项,专用项目27项);授予8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悉,国家科学技术奖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奖,分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五个奖项。
项目: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
完成人: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刘胜教授团队
微电子工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源动力,电子封装被誉为芯片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是提升芯片性能的根本保障。随着芯片越来越小,密度越来越高,高密度芯片封装容易出现翘曲和异质界面开裂,导致成品率低和寿命短等产业共性难题。
电子封装技术创新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摆脱困境的重要突破口。立项之初,我国电子封装行业核心技术匮乏,先进工艺装备被发达国家垄断。团队针对困扰封装行业发展的重大共性技术难题,经二十余年“产学研用”校-所-企联合攻关,突破了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技术瓶颈。针对高密度芯片封装翘曲和异质界面开裂导致的低成品率,团队提出了芯片-封装结构及工艺多场多尺度协同设计方法和系列验证方法,应用于5G通讯等领域自主可控芯片的研制,攻克了晶圆级扇出封装新工艺,突破了7nm CPU芯片封装核心技术。项目解决了电子封装行业知识产权“空心化”和“卡脖子”难题,占领了行业技术制高点,实现了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从无到有、由传统封装向先进封装的转变,具备国际竞争能力。
团队与国内行业主要企业及科研单位合作组建了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完成单位与国内企业合作研制了系列封装及检测设备,建立了多条封装柔性产线;300多类产品覆盖通讯、汽车、国防等12个行业。
项目: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
完成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海教授团队
云计算是支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云计算平台资源共享与多租户资源竞争之间的矛盾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挑战。金海教授团队在国家973/863计划、重点基金等持续支持下,历经十余年艰苦攻关,揭示了多租户资源竞争与虚拟机在线迁移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创了内存压缩、指令重放等虚拟机迁移方法,提出了云服务细粒度资源供给机理,建立了全生命周期虚拟机在线迁移模型,从体系结构、系统软件、服务机制三个层面构建了面向多租户资源竞争的云计算基础理论与核心方法,为云计算领域作出了重要科学贡献。
团队发表了国内学者在ACM旗舰刊物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上的唯一云计算领域论文、国内高校作为第一单位的首篇计算机学科Proceedings of IEEE封面主题论文、HPDC系列会议近10年来谷歌引用数第一的论文,成果被评价为“先驱性”“开创性”的研究工作;获批国内外发明专利69项,其中90%为高强度专利。成果大规模应用于华为、阿里、腾讯、曙光、浪潮、微软等云计算平台,引领了本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
项目: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方法
完成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刘伟教授团队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速度对于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是目前国际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在中国和世界平均能耗构成中,工业能耗占比分别超过60%和50%,是全球能源消费的主体形式。在能源利用系统和工业领域中,换热设备是实现能量传递的主要过程设备,且其中超过75%的能量传递依靠对流传热。因此,探究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技术对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工业换热设备中流体传热与流动的协同强化以及设备内部对流传热过程的能耗机制问题始终未能解决,一直是制约对流传热强化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工业换热设备能效低、功耗高的重大难题。
刘伟带领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在973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下长期致力于对流传热强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历经十余年的研究,实验室团队解决了压力对流体传热和流动的作用机制、传热与流动的多场协同机制以及对流传热过程的能耗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创建了耗散最小化多场协同对流传热强化理论体系,提出了减少过程能耗的对流传热强化新方法,研制出系列高效能、低功耗大型工业换热设备并实现产业化。其中,指导研制的大型工业换热设备已应用于国内最先进1000MW大型火电机组70余台,核电机组10余台(包括中核集团出口巴基斯坦“华龙1号”核电机组),同时也是国内满足实现1000米以下深层煤规模化开采的关键换热装备。
来源: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