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

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

前段时间,浙大博士送外卖的新闻,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


图片

曾经的浙大的十佳大学生,后来又获得了母校直博资格,但读了8年博士,却靠兼职送外卖维持生计。

在接受采访时,孟伟还表示:“每天能挣150块钱,特别满足。”

乍一看,又是一个“高学历也无法挽救寒门学子”的故事。

事实果真如此吗?似乎真相并没有多少人关心,但就像所有“高学历低就业”的新闻一样,它也重新引起了“读书有没有用”的讨论。

1

1

低就业的现实下,书还值得读吗?

实际上,读书有没有用,在上层阶级是无需讨论的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阶级跳层的顾虑,学历当然是越高越好,不用累死自己就能卷死别人。

“读书无用论”影响的只是底层人民的决策。

2007年有部纪录片《父亲》,讲了贫困的老韩父子生存境况和思想变化的故事。

关于用读书改变命运,或者说用读书改善生活,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执念。

老韩又读过初中,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已经是“高学历”,所以老韩非常相信知识改变命运。

遗憾的是,儿子韩胜利作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的收入,甚至不如老韩这个工人。

老韩为了儿子读大学付出了沉重代价。

韩胜利收到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老韩毅然决定变卖家里的粮食和牛给儿子交学费,至于书费、生活费,是老韩在儿子读书的城里,一边做苦力,一边找工友十块、二十块地借到的。

然而,老韩付出的代价却血本无归。

老韩为了供儿子上学,家里还欠下2万债务。可对于儿子韩胜利来说,毕业就等于失业。

按道理,韩胜利毕业于2007年的西安石油大学,虽然不是985、211,却也是一本,学的通讯专业,也是当时的热门行业,这一纸证书还是很有含金量的。

但他找工作时却接连碰壁,一年后才前往青海,帮当地铺通信电缆。那是一份一个月600块的苦力活,工作3年,胜利的工资涨到1500,还没自己多。

年近60的老韩,只好继续打工赚钱。

在2011年再度接受采访,老韩的思想转变了,他说:“我看读书是没用的。”

他还曾多次向邻居抱怨:“当年不让娃上学,给他买个三轮车,现在也发了!”

当然,这是十多年前的个案,我们不如再看当下的情况。

现实似乎也很严峻,大厂近来不断裁员,小公司近来不断枉顾劳动法,劳资地位失衡,导致不确定性增加。

所谓“高学历低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除了浙大博士送外卖,还有人读了211、985等占据高校经费大头的大学后,争相去烟厂流水线。


图片

根据《时代周报》的统计,今年河南中烟拟录用人员共149人。其中,在“一线生产操作岗位”中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郑州大学等985、211名校的学生,硕士研究生也为数不少。

贵州茅台曾经发布启事,招聘财务、技术,以及装甑工、窖池管理工、酒糟处理工、行车工、包装工等337个岗位。

结果有几十万人点击报名,瞬间导致系统瘫痪。四天之后报名截止时,网页访问量已经达到了300多万。


图片

报考人员不乏211、985学历及其硕士、博士学历的身影。

杭州余杭区街道办提供了几个岗位,结果被清华、北大的硕士包揽。


图片

这一切不禁让人怀疑,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即使是头部高校的高学历人才,也无法获得一份和自身学历匹配的工作,那么等待一般大学生的又会是怎样的际遇?

无数像老韩一样,多年的含辛茹苦供子女读书的底层人民,终究是错付了么?

2

2

高学历低就业是伪命题

关于“浙大博士送外卖”,故事与真相似乎是两张皮。

其导师张光有回应:“不管是学校还是我个人,身为老师,我们对于博士毕业肯定是有要求和标准的,他读博这么多年都没有成果。”

质疑“外卖博士”科研水平和成果的不只是他的导师。昵称为@伟哥同学的网友有一则爆料,“自己是兼职送外卖的浙大博士的同学”,“伟哥其实是学渣”,“他的家庭背景不会让他沦落到送外卖的地步”。

他还透露,“伟哥总说以后要当官”。


图片

公开材料验证了这位网友的说法,这位伟哥博士期间获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社会性荣誉”和社会经历,但是全与科研无关。

细心的网友还想找到伟哥的科研论文,但是各大论文平台全部查无此人。


图片

另有自称外卖博士同学的网友猜测,“浙大博士送外卖”其实是一场作秀,想要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来拿到博士学位……

散布在网络上的这些只言片语,不禁让人觉得这不过是一场碰瓷“高学历低就业”的闹剧。

关于老韩父子的故事,也还有后续。

2014年,有西安当地网友说:“胜利成为了项目经理,年薪20万,已经买房、娶妻、生子,日子过得不错。”


图片

胜利的胜利虽然波折,但结果终究是受益于读书的。只是不知道时隔多年后,老韩还后不后悔拼了老命送儿子读大学。

至于高学历人才去街道办、烟厂酒厂流水线,究竟算不算“高学历低就业”,这件事早就应该重估了。

虽然高学历人才没有获得与学历相匹配的工作,从社会整体上来说缺乏经济性,但从个人经济性来说,却是很划算的一件事。

比如,根据知乎上一个辽宁某卷烟厂的工人现身说法,烟厂的收入其实非常可观。保守年薪税后也有十万起步。


图片

而且所谓的烟厂工人也早已不像父辈那时纯靠体力了,设备现在都是全流水线自动化,工人只需要值班守着别停机就行。


图片

再说贵州茅台,根据知乎网友@红酤酱酒发文,酒槽工人的工资待遇大概税后一年大概平均在15w到18w左右,五险一金,公积金每月3000+,节假日还有各种补贴和实物福利。

在这些大国企,不用担心公司视劳动法为无物,有双休、不加班、而且收入稳定,更为难得的是还可以避开一二线城市可怕的房价和物价。

至于去余杭区街道办的人,就更无需群众担心了。

余杭区录用的这批“天之骄子”们年薪35万起,还享受安家住房补贴。


图片

所以,你还相信高学历低就业吗?

3

3

每次类似“高学历低就业”的新闻出来,“读书无用论”就如同解除封印一般阴魂不散一段时间。

其实,新闻上的“高学历低就业”要不是个案,代表不了普遍规律,要不就是表面上低就业,实际却是高端操作。

话说回来,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外加产业升价还尚未完成,好工作越来越少,好工作,定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宁南山写过一篇文章,他说房价猛涨又带来了好工作的减少。言外之意是,周边房价其实是好工作的一个重要变量。

按他的说法,过去的好工作简直多如牛毛。

2008年深圳平均房价是1.3万/平米,龙华的房价大概七千元/平米。

而那个时候深圳的热门企业富士康,应届生在富士康当工程师,工资大约是四五千元左右。

富士康提供宿舍,食堂花不了什么钱,员工好好存钱,还是可以在公司周边买房、娶妻、生一二三胎的。

那时,本科毕业生能找到富士康这样及以上的工作,似乎都可以定义为好工作。

但是现在,富士康本科应届生工资还是几千元的水平,龙华却已经被调侃成了“宇宙中心”,学区房单价超过了十万。

对于要买房的人们来说,如今即使是去996的大厂,也很难说就找到了好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整个社会大系统来说,现在的年轻人,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比起上一辈来说,其实更难了。

不过,一方面好工作数量在变,定义在变,另一方面,找到好工作却仍然与学历挂钩。

比如,去街道办、烟厂酒厂985的学士、硕士、博士们,当年“惟有读书高”,未必就是为了去投身高新科技行业做研发,也许本意就是为了获取一张美好生活的入场券。

高学历意味着他们拥有主动选择权、优先选择权,不管选择的结果是什么,都是求仁得仁罢了。这反而从侧面证明了学历的重要性,读书的重要性。

当然,读书和学历的性价比,还依赖社会发达程度。产业升级依然在缓慢进行,就业市场还在经历着一次阵痛,我们只能希望新的气象,新的常态早日到来。

最后,全国高考刚刚结束,在此也祝愿所有考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赢得想要的人生。

来源于三茅HR成长社 ,作者的确良

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大学毕业了还能考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