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研究生院(中国农大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农大研究生院,中国农大研究生院官网

在2020年,一位农大的研究生,在返乡后就合村并居的现象写了一篇回乡日记,在这篇日记中,他以一个乡土出身者的角度写下了自己在乡村中的所见所闻。文中也对当前乡村的现状提出了看法和见解,作者用“哭泣”二字诠释了他对现状的担忧。但当前乡村的现状确如这位农大研究生所言吗?展望未来中国乡村发展的道路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安静”如果要给乡村冠以一个名号,或许安静两个字最为合适。在跨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的乡村发展呈现出了千年以来不同的场景,原本这片熙熙攘攘的热土,如今正在走向安静的世界,这里体现得最为明显的便是农村人口数量的锐减。据统计,2021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数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的数据比较,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早在2011年,城乡人口的比重就发生了“倒转”,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中记载显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

蓝皮书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表明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产力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按下了加速键,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城乡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些岗位相对于农村里的“靠天”吃饭来说,一方面是生产生活条件要更为优越,另一方面是待遇薪资要更为优厚,这两个方面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是非常强烈的。

利益趋势人口不断地向城镇流通,为城镇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与此同时,农村人口也这样的趋势下不断的锐减。其次是市场重心的转移。在上个世纪末,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形成的市场模式还占据着国内市场的主流地位,在市场的带动下,当时的农业人口更愿意依靠优厚的农村政策,来参与市场活动。但是在进入千禧年后,市场的需求情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以工业生产,房地产建设带动的市场需求,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流,同时,这些需求有着收益快,资金数额大等特点,这一些因素在不断的吸引更多的乡村人口流向城镇,去参与以城镇为中心的市场活动。

以农民工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16年至2019年之间,农民工的数量从28171万人增加到了29077万人,增速普遍都达到了0.8以上。这就充分说明,市场的导向是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城镇人口呈现走高模式,而农村人口则出现走低模式。这个现象对于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推动工业生产,城市建设,服务行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反观乡村的建设来说,却是存在一定的影响的。

最为重要的是人口锐减影响到乡村建设,人口锐减意味着农村劳动力的建设,如今留守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外出务工的群体,甚至是在一些省份下辖的农村,连中年人都是屈指可数,只有老年人占据了农村的主力。因此,部分地区出现的农业减产就是这个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

二、空心化对于当前乡村来说,除了人口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突出的现象,那就是空心化趋势。相比较于城镇的繁荣,产业的落寞让乡村的“离心力”越来越明显。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农业生产活力的衰减;二是农业市场活力偏低。首先是农业生产方面,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速,农业生产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这个主要是由需求导向而引起的,农业生产力的偏低表现在一方面是年轻人的流失,另一方面是产能的下降。

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对于土地承包的热衷,目前农村的土地承包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一部分承包的形式转型走向了农产品原料加工,这些个人或集体会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集中式生产,集中式的输出,换句话说,这些农业生产已经形成了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下,农民参与的程度并不是最直接的,这些企业配备有专业的员工和团队负责生产,因此,乡村里的年轻人参与的热情并不是非常高,久而久之,由乡村人直接参与生产的次数就会逐渐走低。

另一方面是土地的用途发生了变化,一些企业通过租用农村土地,来大搞旅游产业。这些旅游产业中,农村人口直接参与生产的数量并不多,就算是直接参与的,也不过是景区需要的“摆拍”。第二个因素是乡村市场活力偏低。事实上,乡村市场的发展活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市场经历了多个阶段,随着经济生活发生变化,乡村市场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一方面,受限于生产方式,乡村市场的转型发展稍显滞后,生产转销售是当前乡村市场的最直接的运作方式,这样的市场运作模式较为单一,所产生的效益也不大,一些地区积极推动的转型,也因为乡村居民意识和生产方式的制约,导致转型的速度较慢。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的转型是有一个阵痛期的,在这个阵痛期里,多数人其实并不愿意去“冒风险”,毕竟传统的市场运作方式带来的效益是直接且稳定的,唯一的缺点就是收益少,但收益少好过收益没有,一些乡村在前进道路上始终是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外部力量参与少。乡村市场的服务对象基本上都是本地居民,这样的市场规模是很小的,参与整个市场经济运作的概率也是很小的。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市场模式,这样的市场模式,基本上很难吸引外资的注入和外部企业的参与,除了一些东南沿海乡村之外,深居内陆的乡村都很难有外部资金和企业乐于入驻到乡村中去。当然,这里并非要提倡乡村发展就一定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而是提倡的是尽最大可能提振乡村的市场活力。

市场活力的提升,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因素,也是吸引人员回流的最重要原因。归根到底,形成空心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农业吸引力走弱,主要特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就业竞争力弱,二是农户参与整治权益少,三是文化缺乏载体。关于就业竞争力弱这个特征,上述两个方面已经诠释了竞争力走低的主要原因,同时还需要关注的是,在企业参与规划经营活动的基础上,农户自身开展经验活动的规模相比之下就非常之小了,这就直接导致了竞争力的偏低。

至于第二个特征,农户参与整治土地的权益偏少,主要原因是乡村规划的不足,对于善用政策运用理解不到位,让农户没有能真正的参与到乡村规划和土地治理上,未能引起农户的自觉行为。第三个方面,就是文化缺乏载体。在新时代传媒市场的导向之下,外部文化对于乡村文化的冲击力度是很大的。相较于外部文化(城镇文化),乡村文化的组织结构单一,使得居住在乡村的人们自然会在文化上作出比较和对比,下意识会“遗弃”乡土文化,这一点对于年轻人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也是导致人口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乡村振兴之路回归到题目,当年的农大研究生回乡日记中,记载的是否属实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当时的条件下,乡村确实存在诸多限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确如这位研究生所言,目光所及的乡村现状中,弥漫着一股迷茫的气息。但是否意味着,乡村的发展就真的一定是迷茫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应该注意到的是,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的时刻,在对乡村建设的政策上,目前已经开始走向了振兴之路。

脱贫和振兴两者的程度是不同的,可以那么理解,在乡村条件艰苦的阶段,必须要用脱贫来实现消除赤贫,在消除赤贫之后,就要开始实现强乡村,振兴乡村的计划。关于乡村振兴,国家在各层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并且也提出了时间线,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这也是破除上文所提到的制约因素的破局的“钥匙”。为何说乡村振兴之路,会实现乡村的全面蜕变呢?在补短板的政策理念支持下,乡村振兴必然会获得国家层面更多的支持和优惠,不管是在产业升级还是市场升级方面,政策引导必然会实现乡村的重大变革,变革之下必然会有机会,有机会就会带动致富之路越走越好。关注目前的振兴之路来看,乡村的变革之路前途可谓是走向光明,这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逐步实现了融合。融合的关键在于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缩小城乡差距是实现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缩小差距,便是在乡村实现产业的升级,把高质量的企业,逐步引入乡村发展中去,实现人口的回流,加大地方税收,逐步实现用引入的方式振兴乡村的产业发展;其次是质量兴农之路取得突破。不同于以往过度追求规模和数量,新的发展阶段对农业发展有了新的要求,以数量“论英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目前紧抓的关键一环就是质量。

大力推动新型农业发展是实现质量兴农的关键所在,这个也是市场需求所决定的,随着消费结构日益升级,人们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已经从关注“有没有”“够不够”到关注“好不好”“优不优”。一面国家层面制定了严格细致的产品标准,进一步引导乡镇企业在生产中提升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农产品科技研发上下力气去要成果,不断加快产品的转型。自2018年开展农业质量年以来,农产品销量呈现了喜人的涨势,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取得了成功。

第三方面,乡村文化走向兴盛之路。乡村文化振兴,是从意识层面提升乡村居民归属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方式,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其中一项,乡村文化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来看,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乡村文化产品的数量增多,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乡村题材的文学及影视作品的增多,在一定意义上,宣传了乡村文化,同时也为打造特色的乡村文化市场提供了平台。

其次是乡村记忆的保护力度加强,具体来说,是对农村非遗保护、农村村志编写等几个方面工作力度的加大。特别是对农村典型建筑的保护,传统美食的传承以及本地文学作品的推出,都是乡村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记忆的保护,有效的保住了乡村文化载体平台,使得乡村文化有了很好的继承,在传播乡村文化上就有根据地。

在短视频的加持下,乡村文化得以全面位的展示,让城镇居民也感受到了乡村文化带来的独特魅力,从经济角度上看,加强文化的传播为乡村开发旅游产业提供了一股强大的宣传,从文化上看,加强文化传播,对于强化乡村居民的归属感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振兴之路下,前进的路上必然是光明的,哭泣是不必的,未来是美好的。

文献:1.《关于农村发展的活力问题研究》刘加吉-《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

中国农大研究生院(中国农大研究生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