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文/蓝梦岛主
中国有两所清华大学,一所在北京,一所在台湾。而梅贻琦,则是那个被称为“两岸清华校长”的人。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天津人,1931年至1948年,任北京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至1962年,任台湾清华大学校长,是担任清华校长时间最长的人,因一手创建了台湾清华大学,为两岸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被广大清华学子尊称为“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梅贻琦这一生,只做了一件牛事,却真真做到了极致——奠定了清华的百年校格。
(清华校长梅贻琦与北大校长胡适晚年合影)
梅贻琦自幼聪颖好学,1909年(20岁)以第六名的成绩考上第一批47人庚款留学生,1915年(26岁)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堂物理教师、教务长。1931年,42岁的梅贻琦在服务了清华16年后当上了清华校长。
正是在就职演讲上,梅贻琦说出了那句备受后世推崇的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贻琦选人用人都极具个人特色。
选人方面梅贻琦主张师德至上。
他认为真正的大师必须是学问人品“双一流”,并提出了著名的“从游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此则于大学之道,体认尚有未尽实践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
也就是说,他主张聘请品行高尚的老师,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达成“不为而成”。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育理念。
用人方面梅贻琦主张教授治校。
梅贻琦个性沉静,被清华师生们称作“寡言君子”,叶公超用“慢、稳、刚”三个字形容他。诚然,身为理工男的梅贻琦确实是个低调务实的闷葫芦,他的为人之道和教育理念都很有几分道家“无为而治”的味道,故而陈寅恪曾评价说:“假使一个政府的法令,可以和梅先生说话那样谨严,那样少,那个政府就是最理想的。”
清华校园里曾流行过一首打油诗,是学生们写给校长梅贻琦的:“大概或者也许是,不过我们不敢说,可是学校总认为,恐怕仿佛不见得。”
乍看之下,读者们可能会误以为梅贻琦是一位没有担当的“和稀泥校长”,实则不然,这恰恰是他教授治校思想——即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的体现。
梅贻琦担任清华校长期间,几乎从来不作任何指示,而是遇事就开会,会中任由教授们去吵、去争、去各抒己见,他的口头禅则是:“吾从众。”会后,他则总能把各项决议落实到位。
(西南联大三校长:清华梅贻琦、北大蒋梦麟、南开张伯苓)
另外,梅贻琦还主张学术自由。他主政西南联大的8年里,校中既有国民党直属区党部,也有三青团直属西南联大分部,还有中国民主同盟组织和我党地下党组织,闻一多、吴晗等进步人士均在其中,但梅贻琦从未因政治原因开除或打压过任何一位师生、员工。
他在日记中自白道:“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
(梅贻琦临终最后影像)
这就是梅贻琦,一个纯粹的、彻底的教育学家,人们心中“清华大学永远的校长”。
(本文完~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
清华大学考研(清华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