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考研(外交学考研科目)

外交学考研,外交学考研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介绍:

外交学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开始招收博研究生,其所属的政治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获得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

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外交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外交与外交战略;外交决策分析;大国关系、亚太国际关系;美国问题、日本问题;公共外交等。

外交学专业是研究主权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外交行为的实施及其规律的学科。外交学研究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层面上,主要研究外交的本质、目标和类型,不同外交理论和范式的比较,一般对外决策理论和模式等;在实践层面上,主要研究外交史、外交思想、外交政策、外交手段、外交行为及外交实务等。外交学专业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侧重于研究国家对外交往的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宽的知识面、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主要培养适合从事有关国际问题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或从事外交、外事、外贸、新闻媒体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实际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结合学院的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对外交流活动,包括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会议、国外教授讲学等。

本学科点目前有教授5人,兼职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均有出国留学或讲学经历。目前博士生导师有李宝俊教授、金灿荣教授、黄大慧教授、金正昆教授、李庆四教授、于洪君教授(兼)。

本专业硕士阶段开设了公共课、方法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其中方法课包括科研方法论、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学科基础课包括现代外交学研究、当代中国外交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专业课包括外交决策研究、外交思想史研究、亚太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现当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外交文献选读、全球公共问题研究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教学科研机构、国内外大型企业、新闻媒体等。

外交学专业目录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德语或241法语

625政治学原理

810国际类综合

国际类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复试: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外语

学制:2年

外交学近四年录取情况

2020年复试分数线;50分、50分、90分、90分、总分370分。

2020年进入复试10人(最高分405,最低372)

2020年统考录取9人(录取最高405 最低372)第一名被刷

2020年推免录取了13人

2019年复试分数线;50分、50分、90分、90分、总分370分。

2019年进入复试17人(最高分400,最低372)

2019年统考录取10人(录取最高394 最低377)第一名被刷

2019年推免录取了9人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录取情况:

2018年复试录取情况

外交学专业:

复试线:55,55,90,90,350;

复试人数5+3人(3人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调剂而来);录取7人(录取最低分352);

2017年复试录取情况

外交学专业:

复试线:55,55,90,90,380;

复试人数8人(最低分385);录取6人(录取最低分385);

外交学2021年考研参考书

专业一:“政治学原理”参考书

1、《政治学导论》(第四版),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政治学原理》(第三版),景跃进、张小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考研辅导咨询热线(同VX):一三五二零九一九三二七

4、《政治学》(第二版),安德鲁·海伍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专业二:“国际类综合”参考书:

包括三部分的知识内容:国际政治概念、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

(一)“国际政治概论”参考书

1、《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三版),李少军,上海人民出版社

3、《国际关系理论流派概论》,白云真、李开盛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二)“国际关系史”参考书

1、《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到1945年)》(第二版),王绳祖,法律出版社

2、《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复旦大雪出版社

(三)“当代中国外交”参考书

1、《当代中国外交概论》,李宝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9)》,谢益显,中国青年出版社

外交学2020考研真题

625-政治学原理

简答题

1. 简述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2. 简述马克思·韦伯的政治统治的理想类型的基本理论。

3. 简述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挑战。

4. 简述“三权分立”和“议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影响。

5. 简述政党分化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6. 比较精英民主和多元民主主义对政治冷漠现象的影响。

论述题

1. 从政治文化角度论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个论断。

2. 论述西方法治主义传统的历史渊源和基本原则。

810-国际类综合

简答题

1. 共和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

2. 列宁的战争和平观。

3. 新现实主义下的两极稳定论。

4. 主流国关理论关于无政府状态的观点。

5. 神圣同盟的内容和作用。

6. 肯尼迪灵活反应战略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7.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内容意义。

8.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美国因素。

论述题

1. 科技因素对于国际政治的影响。

2. 分析冷战期间美苏长期对抗以及没有热战的原因。

3. 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提出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外交学2021专业课考研备考指导

人大外交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初试专业课科目是相同的,分为政治学原理和国际类综合,其中国际类综合包括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当代外交和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理论的占分比重更大一些。初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题(2019年取消)、简答题和论述题。人大国关没有对外公布参考书目,综合一些师兄师姐的经验,初试核心参考书目如下:1.政治学原理:杨光斌《政治学导论》(核心必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导论》、《当代中国政治认识论》、《比较政治学》2.国际类综合:(1)国际关系理论:陈岳《国际关系概论》(2)中国当代外交:李宝俊《当代中国外交概论》(3)国际关系史:刘德斌《国际关系史》在实际的复习过程中,本身具备一定学科基础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追加其他书目,具体书目可以咨询新祥旭师兄师姐。对于零基础跨考的同学来说,以上参考书目可以基本满足初试需要。我的专业课初试复习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读教材、做笔记。从6月开始,我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通读教材,在看书的同时用电脑做笔记,整理每本书的知识框架,概括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并注明一些重要知识点的页码,以便第二阶段背诵知识点。我没有对照书本内容把一些重点敲进文档笔记,我个人认为比较费时费力。如果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学习方法更便于加深记忆,也不妨一试。我个人更偏向只整理出知识框架和论述线索,在此基础上拿着教材背诵知识点。万事开头难,这个阶段是相对枯燥和疲惫的,每天给自己规划好看书和做笔记的任务,完成以后就可以适当放松。每天睡觉前尽量在脑中过一遍当天所看内容的思维导图,便于加深记忆,强化专业思维。在这个阶段,也会有很多同学考虑要不要买考研资料。我不建议完全依赖他人整理好的考研资料进行复习,最好以自己的复习笔记为主,把考研资料作为参考。

第二阶段:第一轮背诵。完成对教材的梳理和知识框架整理后,大概从9月开始,我进入第一轮背诵。在整理出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记忆教材的论述线索和重要知识点。这个阶段相对来说会非常辛苦,但也非常重要。我不建议在这个阶段查找往年初试考题,根据往年考题考察重点背书。我们无法预知当年的出题方向,能做的是先打好基础。其中,备考政治学原理、记忆杨光斌老师的教材时,一定不能偷懒,最好是全面、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复习国际关系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概论也是如此。国际关系史的内容较多,我建议在复习过程中抓住这门学科的线索,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与全球化,围绕这条主线,再去关注具体的问题,这样就比较容易抓住重点。

第三阶段:第二/三轮背诵、看往年考题和论文、自我模拟考。大概从11月上旬开始,我进入第三阶段的复习。这个阶段临近初试,心态波动会比较大,如果出现了厌学心态,最好不要再勉强自己,及时调整状态。我在这个阶段也出现过非常疲惫的心理状态,我重刷了《垫底辣妹》,看了关于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录片,发泄完负面情绪,坚定了学习外交学的信念,然后继续复习。经历过第二阶段的背诵,这一阶段的背诵相对来说会轻松一些,照样在每本教材的知识框架和自己整理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背诵。在这个阶段,我开始搜索往年考题,对照教材加深对考点的记忆。我在知网下载了人大国关学院老师们的近几年论文,边看边做笔记。老师们近年的论文能反映出很多重点,比如他们近年的研究方向、学界近年的前沿问题等。这里强调一下,一定一定要关注杨光斌老师的最新论文,其中的观点很有可能出现在政治学原理的论述题中!此外,我每天抽一点时间进行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的练习,主要是练习字迹和书写速度,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直到考前一周,我依然坚持根据知识框架抓重点的复习习惯,并熟记论文观点。

外交学考研(外交学考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