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排名)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排名

从2001年北京大运会,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再到此次成都大运会,在这20多年时间里,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与中国大陆几乎每十年就相约一次。而大运火炬的每一次点燃,都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节点,此次成都大运会的举办,这一意义更为凸显。

7月28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大运会理念启示中国学校体育

从7月29日开始,成都大运会18个大项、269个小项的赛场就将成为各国和地区大学生运动员激烈比拼的舞台。比赛固然有胜负,但为梦想努力的过程对于每一位大学生运动员来说没有差异。

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体育学科首席专家、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说奥林匹克是一个针对青少年和青年的伟大教育运动,那么大运会则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向青年学生群体。奥运会和大运会的宗旨在根本上是一样的,那就是体育的教育价值。”

毛振明认为,我们在关注大运会时,更应该把目光拓宽到成绩之外的广泛领域。

不可否认,在中国体育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体育与教育存在着分离现象。而中国体育踏上回归教育的道路,与大运会在中国的举办也有着紧密关系。2001年北京大运会举办之后,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冬季)运动会的选拔、组队、派出和对外等各项安排,由国家体育总局 “移交”教育部门的工作提上日程。2003年,教育部所属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首次组团参加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回顾这段历史,毛振明表示,也是从2001年北京大运会开始,体教结合的理念在国内体育界、教育界得以更加广泛的倡导,到2011年深圳大运会时,体教结合开始向体教融合发展,开始了体教融合的探索,此次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则是在深化体教融合的背景之下。

2005年8月,在土耳其伊兹密尔举行的第23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的胡凯获得男子百米决赛冠军。这一消息在当时轰动全国,胡凯不仅创造了“中国田径历史上直道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更因其诞生自学校运动训练体系而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式人物。胡凯的横空出世,拉开了中国学校体育的一个时代,至此之后,中国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人才从校园孕育而生,也成为中国体教融合的重要成果。

大运会为像胡凯这样的学生运动精英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重要舞台,而大运会的座右铭“今日的明星,明日的领导者”,也揭示出学校体育对包括运动精英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有着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教育意义。

首都体育学院原院长、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钟秉枢表示,“我们把学生参与运动和参加运动会视为塑造人的一个过程。他们大学毕业以后,会进入各行各业。他们也许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也许会从事他们想做的工作。国际大体联提出的愿景和目标值得参考,那就是我们要为所有学生提供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得到健康和感受幸福,帮助学生成为明天各行各业的领导者。”

7月28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上,以“青春追梦”为主题的文艺表演中上演川剧变脸。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强国建设需要学校体育发挥更大价值

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介绍,“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关于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文件达到了174个。此次成都大运会的举办,对于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无疑又将是一次积极的引领。”

王宗平表示,“这次大运会上,相信我们会拿很多金牌,但不会去刻意追求金牌。这次大运会的最大作用将是激发全国近3亿青少年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更加积极地参与运动。”

一个经历过体育锤炼、懂得享受运动的学生,也往往更容易成为各行各行的顶尖人才。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大家都是运动爱好者。

钟秉枢表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是把教育、人才、科技连在一起表述的,换句话讲,就是通过教育支撑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的培养支撑科技的创新,通过科技的创新来建设强国这样一种关系。什么样的教育支撑什么样的人,我想一定是以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教育来培养创新的人才。”

钟秉枢认为,“创新的人才一定是富于好奇、擅于冒险、勇于坚持、甘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这样的人更具创新性,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体育恰恰是培养这样人才最具实践意义的一育。这也是为什么中央提出学校体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

2020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大运会因其参赛群体主要是极具成长潜力的学生运动员,常被誉为是“小奥运”,但国际大体联其实并不希望以“小奥运”指代大运会,就是因为大运会的舞台上诞生的可能是未来投身到各行各业的人才,而不仅仅是运动人才。

毛振明表示,“青少年通过参加竞技体育成为优秀的运动员,甚至成为职业运动员,这只是他们成材的出口之一,实际上,这些学生运动员成材的出口会有很多。这样,体育就变成了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而不只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途径。所以,体教融合也让竞技体育逐步回归到国民教育体系中,这条道路一定是健康的。”

近年来,能够看到的是,随着中国体教融合的深入,学训双优的中国学生运动员越来越多,热爱运动、文体兼备的普通学生也备受推崇。学校体育正在中国发生着明显变化,且这一变化仍在继续推进。

7月28日,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结束后,总导演陈维亚与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女孩等演员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用体育的力量团结世界青年

7月28日上午,在成都大运会即将于当晚开幕之际,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表示,“现在舞台已经搭建好了,运动员们将开始在舞台上发光、发亮。在这里的故事将会传遍全世界,激励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不仅包括体育成就,更包括友谊、和平。”

本届大运会举办之际,正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武汉军运会开幕前接见各国代表时曾说,“希望各国军人选手充分展示拼搏奋斗的体育精神,用体育的阳光穿透战争阴霾,用友谊的桥梁促进文明沟通,用心灵的交融凝聚和平力量。”4年之后,钟秉枢认为,体育所发挥的促进各国运动员增进友谊、心灵交融,凝聚和平力量的作用对于成都大运会同样适用。

大运会的参赛主体是各国和地区的青年学生,青年代表着世界的未来,在以体育促进全球和平的意义上,大运会的价值更显独特。

钟秉枢表示,“中国正在走和平发展道路,通过成都大运会要展示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和我们一直强调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作为东道主在办好成都大运会的同时,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表现、姿态也对展现中国的形象有着直接影响。

成都大运会将为来自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余名运动员提供向竞技梦想迈进的舞台,也为来华做客的各国和地区青年提供了直接了解中国的机会。中国的大学生运动员们无疑成为以体育的名义沟通中外的最好使者。从这个角度说,大运会也将成为中国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育人价值实现的一个直观展现——我们培养的不只是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人才,更是能够与世界各地青年感怀天下、交流思想、分享友谊、共同进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缔造者,而他们也会成为更多当代中国青年的榜样。

本报成都7月28日电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体育考研学校(体育考研学校排名)